利用网络资源查询学习中的疑点
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从课文中无法解决的问题,可从互联网上查询得到答案。查询的方法是:在综合性的网站如搜狐、网易、新浪等利用搜索引擎的分类搜索查询有关的网站、网页或输入关键词进行查询。而输入关键词进行查询更为直接、快捷,查找网页比查找网站更为直接。如果是学习遇到问题,他们首先想到的是请教老师,通常情况下,我不直接回答他的问题,而说“你到网上找找吧”!如有一次有一个学生问我这样一个问题,软骨病与佝偻病有何不同?因为他知道,缺乏维生素D会患佝偻病,缺钙会患软骨病,而维生素D能促进钙的吸收,那这两种病有何联系呢?他在网易中输入关键词:佝偻病,很快地查找到相关的网页,结果发现佝偻病和软骨病为同一种疾病,并且还了解到佝偻病的发病原因,佝偻病的表现形式,佝偻病的治疗和预防等知识,大大扩展了知识面。又如学生从课本上了解到支原体、细菌、病毒、放线菌属于原核生物,某些学生就问,放线菌不是细菌吗?支原体属于哪类生物呢?学生对生物的分类知识很模糊,于是我叫他到网上查找,输入关键词“原核生物”,有关的网页出现了,从中了解到康奈尔大学的生态学家H·魏塔克(R.H.Wittaker)提出一种生物分类的五界系统:原核的单细胞(原核生物界);真核的单细胞(原生生物界);真核的多细胞(植物界、真菌界和动物界),而原核生物又包括细菌、放线菌、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蓝藻等,再次输入关键词“生物分类学”,查找到相关网页,了解到分类系统通常包括七个主要级别:种、属、科、目、纲、门、界。种(物种)是基本的单元,了解到更多有关生物分类的知识。又如想了解人类基因组计划,在网易搜索引擎中键入“人类基因组计划”,浏览有关的网页和网站,就可对人类基因组计划有一个完整的认识。这样,既解决了疑难问题,又扩展了知识面,同时提高了利用互联网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获得信息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