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文化与稷下学论丛(2019)》简介
《齐文化与稷下学论丛(2019)》这本书是由.郑开主编创作的,《齐文化与稷下学论丛(2019)》共有136章节
1
目录
目 录 执一:黄老政治哲学的核心旨趣 一、太一:宇宙论语境中的分析 二、执一:围绕政治哲学语境的讨论 三、抱一:养生理论与心性之学交互纠结的理论语境 四、天下归...
2
执一:黄老政治哲学的核心旨趣
郑 开 (北京大学教授) “一”乃道家文献中屡见不鲜的语词或概念,黄老文献尤其反复讨论“太一”“执一”“抱一”(或“抟一”),呈现出复杂的理论语境,值得深入探究...
3
一、太一:宇宙论语境中的分析
《老子》所谓“一”,显然具有原始统一性(混沌)的含义。道与物之间的关系,犹如“一”与“多”之间的关系;换言之,作为万物本原的“道”,既可以合逻辑地理解为万物之所...
4
二、执一:围绕政治哲学语境的讨论
黄老学的“执一”思想比较复杂,因为它既包含了“天下归一”的现实诉求,又呈现为“圣人抱一,为天下式”(《老子》第22章)的哲学视境,也体现了政治层面(“主术之道”...
5
三、抱一:养生理论与心性之学交互纠结的理论语境
黄老学著作所讨论的“一”呈现出一种多重视境、多元思考与多元进路的特点,它广泛出现于各种层次的理论语境,包括宇宙论、政治哲学(含伦理学)、心性论甚至养生学理论等,...
6
四、天下归一:时代精神与现实诉求
诸子百家皆以“救世之弊”为鹄的。而“周德衰微”“王道陵迟”“礼崩乐坏”不正是时代危机的集中表现吗?“旧制度与大革命”可谓诸子百家时代的精神焦虑。“礼崩乐坏”形容...
7
“黄老帛书”的自然理法学说
吴展良 (台湾大学教授)...
8
一、“黄老帛书”的性质与历史背景
...
9
(一)学派、区域与时代
“黄老”是秦汉之际的重要学派,《史记》《汉书》中有大量关于“黄老”的记载,然其典籍大多已失传。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老子》甲、乙两种写本,乙本卷...
10
(二)道家、黄老与法家
黄老之学从老子之学发展而来。《史记·乐毅传》载: 乐臣公善修黄帝、老子之言,显闻于齐,称贤师。[13] 可见黄帝、老子之言有密切关系,而且至少从战国后期已闻名。...
11
二、“道生法”、形名与自然法理
《经法》开宗明义提出从道中生出“法”的概念: 道生法。法者,引得失以绳,而明曲直者殹也。故执道者,生法而弗敢犯殹(也),法立而弗敢废〔也〕。〔故〕能自引以绳,然...
12
三、称其自然而生之名理
“黄老帛书”的第三篇为《称》,该篇讨论的是如何称量、权衡事物到恰如其分的问题。而其背后有一套以变化生成为本,特别重视事物的阴阳辩证性转化关系的世界观。唐兰最早指...
13
四、结论
黄老之学体现了稷下学者因应战国中晚期的形势,与田齐称霸称王的需要,所发展出来的一套非常积极进取,又足以支撑整个文明体系各方面发展的学说。此学说以道家与阴阳家为本...
14
齐文化的创新精神
宣兆琦 (山东理工大学教授) 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
15
一、齐人的理论创新
理论创新是指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做出的新的理性分析和理性解答,对认识对象或实践对象的本质、规律和发展变化趋势做出的新的揭示和预见,对人...
16
(一)姜太公的思想解放与理论创新
姜太公是我国上古时期思想解放的杰出政治家。殷商是一个被神权支配的社会,殷人率民以敬神,上起王公、下至百姓,无不信神、敬神。在殷人眼中,王权是神授的,整个社会都受...
17
(二)管仲的思想解放与理论创新
管仲是齐国历史上又一位思想解放、富有创新精神的杰出政治家和改革家。管仲生当春秋中前期,彼时周王室天下共主的局面已被打破,周天子的地位一落千丈,诸侯坐大,四夷交侵...
18
二、齐人的制度创新
齐人的创新精神不仅仅表现在理论创新层面,更重要的是表现在制度创新上。管仲以无比的睿智和超人的勇气,以相国之身份,辅佐齐桓公进行了一场以富国强兵为目标的改革。正是...
19
(一)齐人的政治制度创新
管仲的政治制度创新是一个大系统,内含诸多具体政治制度的创立。举其要者如下: 其一,创立宰相制度。 在我国古代,伴随着君主制的问世,如影随形般地产生了宰相。因为政...
20
(二)齐人的社会军事制度创新
除了政治制度外,管仲在社会军事制度方面也多有创新。 其一,创立“四民分业定居”制度。 管仲认为,如果士、农、工、商混合杂居,他们之间必然相互影响,见异思迁,不安...
21
(三)齐人的经济制度创新
管仲在农业生产与管理方面的制度创新主要是“均田分力”的土地制度和“相地而衰其征”的税收制度。 其一,“均田分力”的土地制度。 众所周知,土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和先...
22
三、齐人的科技文化创新
千百年来,勤劳而智慧的齐人,在海岱之间这块神异的大地上培育出来的科技文化之花,自然也是齐文化园地里充满创新智慧的奇葩。齐人在科技与文化方面创新很多,试举几项最主...
23
(一)齐人的中医学创新
中医学源于齐文化,其始祖是扁鹊。 扁鹊,姓秦,名越人,因为他医术高超,世人便以远古神医扁鹊称之,生卒年不详。关于扁鹊的里籍,《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说他是渤海郡人...
24
(二)齐人的天文学创新
我国的天象观测源于东夷人。考古发现证明,大汶口文化时期,山东半岛上的东夷人发明的山头历法,就是长期观测天象的结果。《易·乾凿度》说:“方上古之时,人民无别,群物...
25
(三)稷下学宫的创建
齐人在文化方面的创新主要表现在稷下学宫的创建。稷下学宫创建于齐桓公田午时期,历威、宣、湣、襄,至齐王建时期结束,存在时间长达一个半世纪。其创新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
26
渊源于齐学的封禅礼典
葛志毅 (大连大学教授) 战国诸子政论之发达,复经战国后期日益显露的统一趋势的启发刺激,终至酝酿播衍为战国秦汉之际的受命改制思潮,其著者除三统、五德说之外[1]...
27
稷下黄老开先者——宋学说体系探论
林志鹏 (复旦大学教授)...
28
一、前言
钱穆《宋钘考》云:“宋子,宗墨氏之风,设教稷下,其殆黄老道德之开先耶!”[1]谓宋钘“宗墨氏之风”,虽未必正确[2],但他提出宋子乃稷下黄老之开先者是颇具眼力的...
29
二、宋钘学派的研究材料
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曾说:“以吾所见,辑子部书尚有一妙法。盖先秦百家言多散见同时人所著书。例如从《孟子》《墨子》书中辑告子学说;从《孟子》《荀子》《...
30
三、宋钘思想研究述评
在20世纪40年代,刘节、郭沫若对宋钘一派的学说面貌已做了比较深入的讨论[17],其所据材料除了传世文献中对宋子言行的记载,还包括他们所认定的宋钘学派遗篇,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