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荣胡子墓志》载有“葵丘里”之地名
2025年10月14日
一、《唐荣胡子墓志》载有“葵丘里”之地名
《唐荣胡子墓志》刻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九年(741),1949年后出土于今河北省临漳县境内,具体地点不详,现藏临漳县文物保管所。志石43厘米见方,厚8厘米,阴刻志文19行,满行19字,正行相间。盖佚。《隋唐五代墓志汇编·河北卷》《唐代墓志汇编续集》《新中国出土墓志·河北》等均予收录,并刊有拓片或录文。志文云:
君讳胡子……枝分越岭,族茂邺墟。……开元廿九年闰四月廿二日,终于葵丘里……即以其年岁在辛巳十月己巳朔八日丙子,爰窆于邺城西南六里永固之原先茔次也。其地则漳川后拒,逝水悠悠;驲路旁横,征尘逐逐。[4]
据之可知,在唐代的“邺城”,即今河北省临漳县邺镇一带,仍有以“葵丘”为地名者。据《管子·小匡》记载:
(齐桓公)筑五鹿、中牟、邺盖与社丘,以卫诸夏之地,所以示劝于中国也。
这里的“邺”,无疑为后来之“邺城”,即今临漳县邺镇一带。试问,前有《管子》谓齐桓公“筑邺”,中有《春秋古地》谓“葵丘”即“邺西三台”,后有唐代邺县仍以“葵丘”为地名,由之产生“邺”即“葵丘”之联想,自然顺理成章。此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