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2025年10月14日
一、前言
钱穆《宋钘考》云:“宋子,宗墨氏之风,设教稷下,其殆黄老道德之开先耶!”[1]谓宋钘“宗墨氏之风”,虽未必正确[2],但他提出宋子乃稷下黄老之开先者是颇具眼力的。
宋钘身处百家争鸣的战国时代,为融通道、儒、墨的思想大家。孟子曾在石丘与之论寝兵(《孟子·告子下》);荀子则在其著作中以相当的篇幅批判宋子“见侮不辱”“情欲寡”之说(《荀子·正论》《荀子·正名》);在《庄子·天下》中宋钘与尹文合论,被视为重要学派。不过到了经学昌盛的西汉,宋子之说被打入冷宫,《汉书·艺文志》著录“《宋子》十八篇”,入小说家,贬为“街谈巷语,道听涂说者之所造”,盖视为黄老道家末流。[3]
若从道家的学术源流看,宋钘一派为联结老、庄学说的链环,其调和的学风促进了各家学术之交流,允为战国中期在儒、墨之外的另一显学。不过,由于《宋子》书亡佚甚早[4],历来学者又多视宋子为墨家支裔,使得其思想面貌更加模糊。笔者过去曾搜罗宋子一派相关文献[5],今重新董理旧说,冀能对该派的学说体系有更深一层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