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稷下学宫
2025年10月14日
一、关于稷下学宫
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齐国官办的高等学府,是田齐政权适应社会变革之需要,由政府出资兴办的。诸子百家争鸣的学术盛况是以稷下学宫为中心发展起来的。公元前374年,齐桓公田午继位齐王,创立稷下学宫,《中论·亡国》记载:“昔齐桓公立稷下之宫,设大夫之号,招致贤人而尊宠之,自孟轲之徒皆游于齐。”齐威王时期,任用邹忌为相,实行变法,“威行三十六年”,“最强于诸侯”,此时稷下学宫已具有相当规模的发展。齐宣王时期,稷下学宫处于鼎盛时期,《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记载:“宣王喜文学游说之士,自如驺衍、淳于髡、田骈、接予、慎到、环渊之徒七十六人,皆赐列第,为上大夫,不治而议论。是以齐稷下学士复盛,且数百千人。”在齐宣王的经营下,稷下学宫中“盖齐稷下先生千有余人”(《盐铁论·论儒》),可见当时规模之大。
稷下学宫的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公元前300年,齐宣王卒,子齐湣王继位。他穷兵黩武,齐国险些亡国,稷下先生各自离散,稷下学迅速衰落。齐襄王时,稷下学宫实现了中兴,《风俗通义·穷通》记载:“至襄王时,而孙卿最为老师,齐尚循列大夫之缺,而孙卿三为祭酒焉。”至齐王建时,“秦兵击齐。齐王听相后胜计,不战,以兵降秦。秦虏王建,迁之共。遂灭齐为郡。天下壹并于秦”(《史记·田敬仲完世家》)。稷下学宫自田齐桓公午始建,至齐王建时秦统一六国而亡,共存在了一百五十余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