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言

序 言

青春之美是初心

岁时已到了一年将尽的腊月,转眼又是“春日载阳,东风解冻”的青翠光景。远眺山川,追怀过往,思及祖父《青春》之文,想象着浑厚的气机从心灵血脉之中蓬勃而起,仿佛浩荡的季风,弥漫于天地之间。这是人间的正气,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儿女代代传承的巨大能量。宇宙的青春,中国的青春,每个家庭的青春,万物资始,百业待兴,这最纯净、最幽美的起点,正是中国共产党人矢志不渝的初心。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全国各地都在举行庆祝活动,对革命先烈的纪念尤为隆重。

我第一次感受到自己是烈士后代,是从唐山到了北京。那是1960年,我上小学二年级,班里只有五个人加入了少先队,我是其中之一,因为老师说我是李大钊烈士的后人。我姑姑李星华1943年在延安发表的散文《十六年前的回忆》曾被收入小学语文课本。我读小学的时候,老师带着同学们为李大钊烈士扫墓,都要选这篇课文中的一段,进行集体诵读。那时候大家都对我投来羡慕的目光,我也倍感荣耀。

后来,年龄渐长,对爷爷的认识逐步加深,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对于李大钊烈士事迹的宣传更为重视。1979年10月29日,首都举行了“纪念李大钊同志诞辰90周年大会”和“李大钊同志诞辰90周年纪念展览”。1983年,李大钊烈士陵园落成。2009年10月29日,中共中央举办了纪念李大钊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同志发表重要讲话。他说:“李大钊同志的道德和操守非常崇高。在他身上,凝结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体现着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品格。他作风质朴,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他坚持真理,待人宽厚,团结同志,正如后人所赞誉的,‘没有宗派气,内外从如云’。他一生俭朴清廉,淡泊名利。……李大钊同志是一位真正的革命者,他的伟大人格和崇高风范,将永载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史册。”

时隔十余载,记忆犹新。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对李大钊烈士的高度评价,也为我指明了奋斗的方向。爷爷不仅是全党的楷模,也是我的榜样。对革命先烈的追忆,对我党奋斗历程的回顾,就像计算机一键复原程序一样,让每一位共产党员,都能牢牢地记住当年的使命、最初的心愿。

爷爷的散文《青春》见景生情,从个人到国家,从人类到宇宙,以汪洋恣肆的笔墨,表达了他的人生观与世界观,这是他的哲学,也是他的美学,是他大无畏精神的崇高基石。

值此中国共产党百年庆典来临之际,我可以告慰爷爷,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九千万党的儿女继承先烈的遗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正在奋发努力,让我们伟大的祖国更加繁荣富强,“永享宇宙无尽之青春”。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奋斗目标,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永享青春之幸福”。

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陈耀辉同志正在撰写《创造青春之中国——走近李大钊》一书,为了订正一些史料,与我反复通信,详细商榷,甚至从长春冒着严寒来到北京,听我讲述爷爷的故事。耀辉同志是美学博士,他从美的角度,全新地看待党史资料,因此他笔下的李大钊烈士,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领袖,不仅身份崇高,也不光是就义的英勇,还有日常中一言一行的美好,以及那些美好言行的由来与根源。让我觉得,这样的李大钊正是那个重情义懂得爱的父亲和爷爷,让人情不自禁地愿意亲近他,让人相信他是能够实现青春之家庭蓬勃兴盛、幸福美满的。也让我们这些没有机会做“大事业”的人,知道如何加入实现中国复兴之梦的洪流,做好日常的每一件小事,让自己的一言一行都有美感,让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社会更有青春的气象。

新书出版之前,耀辉同志送来样稿,请我作序。拜读之余,不胜感慨。片言只语,以表谢忱。

2021年3月1日

(李建生,李大钊烈士之孙,中国化工流通协会原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