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次对话

第十七次对话

阿青:博士好!

博士:阿青好!

小春:问候博士,问候学长!读了博士的这篇关于《大学》的文章,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说话了。

博士:小春好!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嘛,我也很想听听你和阿青的看法。

阿青:我大概明白小春的意思,就是“不知道该怎么说”。

小春:是的,我正读着,刚想提问,却发现答案就在前后文;刚觉得明白了,却又看到了更深层的表达。我心里明白,其实是不该着急问问题的,而是应该反反复复仔细读,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

阿青:但是又怕错过了向博士请教的机会,是不是啊?

博士:哦,原来如此。那么我也可以由此推断,两位的阅读是极其认真的。

小春:博士又给出了一个概念:“认真阅读”。

阿青:小春的认真,让人感动呢。“认真阅读”四个字对于读书人而言,最为司空见惯,几乎是从幼儿园至今,耳朵都磨起茧子了。

小春:但是又有几人仔细想过,什么是“认真阅读”呢?就像天空中往返的麻雀,又有几人会稍微留意呢?

阿青:是的,所谓认真阅读,就是一个字都不放过,都要经历一个“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的过程。可是我在高中时候不懂这个道理,就像语文老师讲评我的作文,最后让我“拿回去再锤炼锤炼”,我当时就傻了,怎么锤炼呢?虚荣心作着怪呢,当着全班上下,又不敢问。

小春:我也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我没有虚荣心,我是怕老师回答不上来,当着全班上下。

博士:阅读就是这样的。尤其阅读经典,更需要动用五感,激活全部经验,精神抖擞,观照眼前文字,就像狮子搏兔,牛羊咀嚼,让自我身心活跃起来。

小春:多么美好的感觉呀!

阿青:博士的这篇文章所探讨的是读书方法,也是思维方法,也是我们理解李大钊这位伟大革命家的方法。

博士:书需这样才算是阅读,事需这样才算是懂得,人需这样才算是认识。

小春:关于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对大学生说过很重要的一段话,与我们今天的谈话有关,我不记得具体内容了。

阿青:201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80年校庆时的讲话:“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

小春:是的,就是这段话。这就不难理解李大钊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高尚人格的形成了。

博士:总书记是高屋建瓴,从历史与现实的多元视角,把传统文化的地位提升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最新的高度。

阿青:这也是“人能弘道”的道理。传统与文化,有地位才能昭著,昭著才能广泛传播。这是对中华文化的伟大贡献。

小春:博士谈到的五个阅读经验,其中的“反复求诚”一项,我初读以为懂了,再读又似乎有很多疑难,却不知该如何求教。

博士:小春可以不把“求诚”当作知识来看,对于古代的读书人而言,它是一门功夫。

小春:像武功、气功吗?

博士:非也。功夫功夫,其实就是付出时间获取能力的过程,而连在中间的当然就是方法。所谓求诚,就是对事物以及自我的反复认知,让你看到单一的真相,以及多元的实况。譬如读小学的孩子在学校弄坏了公物却不承认,跟老师说谎了,母亲应该怎么做才是对的呢?直接告诉孩子“说谎是错误的”,那就太简单了。跟孩子说“小孩子说谎不要紧”过犹不及同样也是不合适的。怎么去找到“合适”呢?这就不仅是育儿知识的问题了,这是人类之爱的问题。在他烦恼的时候,你爱他,你就会想知道他内心的感受,对吧?!

小春:是的,应该先了解孩子为什么说谎。

博士:对呀,小春已经做到了一个“诚”。一问一答,孩子首先透露自己有所担忧,他所害怕的是“遭到批评”,尤其是“告诉家长”。这都是最具杀伤力的,对小学生而言。那么,母亲该怎么做呢?已经掌握了“口供”就直接检举自己孩子吗?

小春:绝对不可以那样做!要问清是不是故意弄坏的,然后区别对待。就算是故意的,还得再问清为什么。

博士:好呀,小春又做到了一个“诚”。你看,似乎这位母亲在诚心对待自己的孩子,但又似乎是在对待自己的诚心。

小春:请问博士,要想做到最好,家长们是不是需要去专门学习儿童教育知识呢?

博士:知识固然重要,但不是关键。有了知识,缺少关键,与没有知识差不多。有了关键,知识不够都不要紧,人会像海绵吸水一样自动吸收知识。

小春:博士说得好神秘呀。快告诉我吧,那个关键是什么?

博士:那个关键就是“爱”。母亲能够用同理心体贴自己的孩子,是因为有爱。孩子不快乐,母亲也就不快乐。为了恢复那个最好的状态,人就会付出爱。爱是用来换取快乐的一种付出,没有快乐就没有真爱。李大钊先生为革命而牺牲,来自他对党和国家人民的大爱。

小春:让我好好想想……

阿青:爱,是母亲所求的唯一的也是最后一个“诚”。

博士:阿青一语中的。这就是古人“求诚”的功夫,为了让自我的心不偏不倚、无往不胜。

小春:多么美好啊!从今天开始,我也要修炼“求诚”的功夫!

阿青:祝福小春!其实儒家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求的就是向往李大钊等先烈倡导的一个人人幸福的大同世界。

博士:是的,也是“至善之境”。所以这样的理想,才能催生这样的文化,才能哺育李大钊、毛泽东这样的伟人。

阿青:博士的这篇读书心得,本身就是一个“境界”,一个可以让心灵安居的地方。其遣词造句,字里行间,都弥漫着祥和的气氛。

博士:谢谢阿青的赞美,感谢小春的认真阅读。你们年轻人欣逢伟大的时代,要多学习,成为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堪当大任”的人,我也要学习,努力成为培养时代新人的“大先生”。我们更要共同学习、怀念李大钊等革命先烈,珍惜他们用生命为我们创造的青春之中国。

小春:博士再见!

阿青:博士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