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叁 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国革命的播火者
问过博士,为什么他让我看的图画和随笔内容,除了中国就是日本,却没有列举别的国家?博士说:“亚洲诸国,彻底开放国门接受西方思想文化之前,基本上归属于华夏文明,换个说法,就是深受中国文化影响,因此日本的思想文化无须解译就可以拿来说事儿,换个说法就是一说大家都明白。李大钊来过日本,雪泥鸿爪,总会留下情感痕迹,再说他也只来过日本。”
接下来博士便让我看图说话,这一次是日本茶圣千利休的茶室。这是一张陈旧的照片,显得这个称为“待庵”的小小茅屋格外简朴古旧。发黑的屋檐、立柱,壁上的边框,泥土的墙,方块榻榻米,寥寥的两三样茶具,简直不能更简陋了,普通也普通到极致,不愧为美学宗师啊。然而当我巡游的视线落到悬挂着的字画上,确切地说是我看到了“妙喜”两个字,忽然觉得整个茶室焕然变色,似乎被冥冥中的微光照亮了,仿佛整个世界都是暗昧的,只有这茶室中的某样事物如一缕晨曦撞上我的心头。
利休的故事我还是知道一些的,他的人生无疑比较精彩。如果就这样简单地把千利休和李大钊联系起来互相了解,无论如何都是不合适的,博士绝不会犯这样的错误。博士要我看的,是冷清空荡的茶室里,充满时空的东西,静寂中活泼泼的“妙喜”,以及这两个字所昭示的利休的信仰——蕴含在茶道之中的极致之美。在他侍奉秀吉的10年之间,亦即他生命的最后阶段,利休不断地打磨自己,更新自己,提升自己,向着色与空之间的那一层光晕,无限欣愉地翱翔着,用毕生的精力追求信仰,捍卫它到最后一息。这就是利休。因此他是宗师,因此他是圣人。在三千武士的环卫下从容剖腹的一代茶圣,每一个动作,每一丝神情,都是他的美学与暴力黑暗的战斗,都是他挥出的就连时间都无法使之挫折的剑光。
利休对美的执着追求以及由此形成的信仰之光,几乎照亮了日本岛的每一个角落。全世界都能理解日本人如何地崇敬热爱千利休,同样就能理解中国的广大党员与共青团员,如何地崇敬热爱李大钊。正是李大钊让马克思主义的光辉照亮了风雨飘摇的旧中国。
在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中,李大钊接受和传播马克思主义时间最早,理解最深,工作最全面也最深入。在这方面,李大钊所做工作之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他个人学术成就的范畴,已经成为中国革命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如果说马克思主义是沉沉黑夜里的火炬,那么李大钊就是伟大的播火者。是他将马克思主义的火种播撒在中国大地,并使之迅速形成燎原之势,彻底改变了中国的面貌。古老的神州、苦难的民族,从此得以浴火重生。
马克思主义对于中国革命和中华民族的意义,怎么表述都不过分。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国的百年近代史何止一个“不堪回首”可以尽述?它充满了苦难和屈辱,说是一部血泪史也毫不夸张。但是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光辉历史灿烂文化岂能就此没落?勤劳善良的中国人民岂能任人宰割甘当牛马?为了救国救民,无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演绎了一幕幕惊天地泣鬼神的悲壮史剧。但是,风雨如磐长夜漫漫,苦难深重的中国人民犹如在黑暗中摸索,不知何年何日,才能拨开云雾见青天。是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人民从此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光明。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此后一百年来,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引导我们前行的指路明灯。就此而言,马克思主义就是中华民族的救星。没有马克思主义,就没有今日傲然挺立于世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强国。而这个马克思主义的最早发现者、热心传播者和奋勇践行者,就是李大钊。

北大“亢慕义斋”旧址
所以李大钊在中国共产党中的地位,不但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不但是中国共产党北方局的负责人,而且更重要的是,他是马克思主义最早、最权威的解释者和传播者,是全党公认的精神领袖。
新文化运动群星璀璨,为什么是李大钊最早接受马克思主义呢?学者们认为,有如下几个原因。
第一,是因为他有“民彝政治观”的思想基础。
第二,也是最重要的,是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在他眼前展现了可以走向成功的革命道路。这给了他思想启迪,使他对马克思主义产生极大的兴趣,并开始用全新的政治眼光来看待中国,看待世界。
第三,是他学养深厚,认真钻研,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能力极强。
第四,是他组织了一个学习研究翻译马克思主义的团队,靠集体的力量取得丰硕成果。
第五,是他积极撰写文章,参与思想论战,使马克思主义声名远播,更加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