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游的三种形态

二、文化旅游的三种形态

现实中文化旅游因人们作为社会人所处的不同位置、考量的不同,其表现形态也呈现出很大的不同。其主要形态有以下三种。

(一)旅游者的文化旅游形态

旅游者的文化旅游形态呈现出来的主要是自我价值的评判,可以有对世界的兴趣、对观念的参悟,也可以有小情调地对某一类流行文化的崇慕或追随。既可以是筹谋在先,动身在后,“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也可以是一时兴起,随性而为。为了了解印度,准备三年然后一而再再而三地实地到访印度即属于前一种情况,而谈话间兴致陡生相约几天后几个人一起到洛杉矶实地感受奥斯卡颁奖礼的盛况,则显然属后一种情况。

(二)旅游经营者的文化旅游形态

旅游经营者呈现的文化旅游是以旅游线路产品的形式面向市场、面向旅游消费者的,其最大的特点在于基本或完全成熟,在行程计划、交通工具确定、游览景点的选择,以及安排时长、领队或导游的衔接、率领及讲述等问题上都有通盘的考量。旅游经营者的文化旅游需要专业的策划和投入,不可以随心所欲。因为这类文化旅游线路产品是要卖给旅游者的。产品是否有特色、有吸引力,是否适销对路、旅游者买账与否等问题,缺一不可,都需要考虑在内。对于希望参加文化旅游又不愿自己劳神搞定一次旅游过程中必须解决的出住行游诸项问题的旅游消费者,旅游经营者推出的文化旅游线路产品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类旅游经营者的文化旅游线路产品因为多以大众旅游者为行销对象,故而缺憾往往也十分明显:线路产品比较单调乏味,经年不变显得老旧,在吸引年轻的旅游消费者方面不具优势且弱势明显。

(三)地方政府部门的文化旅游形态

这一类的文化旅游因政府权力部门能够借助媒体的力量广散远播,成为今天中国当代社会文化旅游的最主要传播途径,文化旅游近年之盛,很大的原因来自这方面的助推。但这类形态的文化旅游,通常是由地方政府部门以振兴地方经济为目标而做出的,“文化搭台,旅游唱戏”“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在这类“文化旅游”当中,往往缺少对旅游细节的考量,图了一时热闹,而文化旅游的持恒效果不佳。例如一些地方政府举办的“剪纸节”“民俗节”之类,当时动静不小,但很快踪影全无。当然不容否认,这类活动对地方名气的远播,仍起到了不小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