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斌龢学案》简介
《郭斌龢学案》这本书是由.郭斌龢著;张凯,朱薛友编创作的,《郭斌龢学案》共有57章节
1
浙大先生书系编委会
主 编:黄华新 楼含松 副主编:沈 玉 冯国栋 编 委(按音序排列): 何善蒙 胡可先 黄厚明 刘进宝 沈华清 陶 然 王 俊 吴铮强 ...
2
浙大先生书系前言
国有成均,在浙之滨。 浙江大学已经走过120多个春秋。她诞生于维新图变的晚清,在近现代中国社会的风云变幻中顽强成长;她崛起在烽火连天的抗战时期,为民族续文脉,为...
3
目录
目 录 浙大先生书系编委会 浙大先生书系前言 导论:郭斌龢与近代中西文化之会通 新孔学运动 义理与辞章 融汇中西 新文学之痼疾 新孔学运动 曾文正公与中国文化 ...
4
导论:郭斌龢与近代中西文化之会通
生平 郭斌龢,字洽周,1900年5月出生于江苏省江阴县杨舍镇(今张家港市)。嗣父郭镇藩为清末贡生,德高学湛,素为地方人士所钦佩,先后出任梁丰小学、梁丰中学校长,...
5
新孔学运动
“九一八”事变之后,科学学术与民族精神的关系日趋紧张,中国思想界兴起以认同民族文化为中心的中国化思潮,复兴传统成为学术的新动向。贺麟认为中国百年来的危机,根本上...
6
义理与辞章
1936年,竺可桢出任浙江大学校长,打算将浙江大学办为全省文化重心,扭转前任校长郭任远倡导的“物质主义”风气。竺可桢认为“教授是大学的灵魂,一个大学学风的优劣,...
7
融汇中西
如何平衡古今中西成为浙大文学院与战时学界同仁的关怀核心。《思想与时代》月刊于1941年创刊,编辑部初设于遵义国立浙江大学文学院,郭斌龢一度出任该刊的编辑与编务。...
8
新文学之痼疾
今之致憾于新文学者,徒见其冗沓鄙俚,生吞活剥,以及各种扭扭捏捏之丑态已耳。此其文体之不美,初于读者无大害,读之而茫然莫辨,昏然思睡。斯不终卷而置之可也,夫何足深...
9
新孔学运动
郭斌龢君 演讲 十月十九日下午四时半,前东北大学教授郭斌龢君,应北平华文学校之请,在东四头条该校用英文讲演。题为《孔学》(Confucianism)。讲演大意,...
10
曾文正公与中国文化
湘乡曾文正公,以同治十一年二月初四日卒,迄今已六十年矣。此六十年,为我国历史变化最剧之期。举凡学术思想,社会组织,莫不受西洋之影响,而根本动摇。我国旧有文化,处...
11
孔子与亚里士多德
此文两年前以英文撰成,专为一般西洋人说法,曾登美国Bookman杂志一九三一年三月号。《国风》杂志编者以九月二十八日为孔子诞日,拟出特刊。驰书嘱将此文译成中文,...
12
武训先生纪念册序
余幼时读书乡里,即闻人言山东堂邑武训先生行乞兴学事,心敬慕之。忽忽二十年,敬慕之意,未尝稍衰。今夏来京,执教中央大学。堂邑周君大训,以武训中学将为先生编印纪念册...
13
《柏拉图五大对话集》导言
柏拉图以纪元前四二七年生于雅典,或言生于伊琴奈(Aegina)岛。父亚历斯敦(Ariston)相传为雅典诸王后,母裴立克丁(Periotione)系出名门。大立...
14
柏拉图之埃提论(Plato's Doctrine of Ideas)
希腊文中“idea”一字,字根为“id”,训“见”,与“eidos”之字根相同。柏拉图集中“idea”与“eidos”通用,两字犹考老之为转注也。“idea”之...
15
陈君时先生暨叶太夫人七十双寿序
吾国以农立国,乡为国本。伊古以来,圣君贤相,莫不首重乡治。黄帝设井田,唐虞立邻朋里邑之制,迄乎夏殷,其制不改,至周代而乡遂之法,视前益备。孔子曰:“我观于乡,而...
16
中学英文教师与拉丁文
近年来中学毕业生,英文成绩,不甚优良,颇为一般人所诟病。论者每以此归咎于中学英文教师之毫无教法,或虽有教法,而其法不善。以为救之之道,仍在于教法之改革。余谓此事...
17
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二十周年纪念之意义
国立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成立于民国四年九月十日,为国立东南大学、国立中央大学之所从出。今年民国廿四年九月十日,为成立二十周年之日。其事重大,世乃漠然视之,相忘于无形...
18
论近日之学潮
数年来强敌入境,国几不国,乃外侮虽亟,而士气消沉,民意益不得伸,有志之士,疾首痛心,非一日矣。去岁十二月,北平学生因反对华北自治,始列队请愿,作大规模之游行,参...
19
严几道
侯官严几道先生,以民国十年谢世,迄今十五年矣。先生以清咸丰三年生,实鸦片战争后之六年,及其卒,春秋六十有九。此六十余年中,新旧纷更,世变之亟,亘古未有。先生一方...
20
李纲与今日之中国
当今中国局势,甚似北宋末叶。彼时之有金祸,犹今日之有日祸。吴乞买,则昭和也。金兀术、粘没喝、干离不,则荒木、松井、板垣、长谷川也。金人之狡诈残忍,思并吞中国,则...
21
抗战精神与南宋理学
今之论者,每谓南宋理学之弊,在空谈性命,不知抗战。余不知其何所据而云然。宋代性命之学,奠定孔学之哲学的基础,受老庄与印度思想之影响,而不为其所转移,且益发扬光大...
22
抗战建国之古希腊
近顷国人时有以西方古代希腊抵抗波斯侵略之战,以与今日之抗战相提并论者,余甚善之,以为比拟切当。两者皆为民族的自卫的神圣抗战,虽古今异时,中西异地,然其精神意气与...
23
国立浙江大学文理学院中国文学系课程草案
大学课程,各校不同,而中国文学系尤无准的。或尚考核,或崇词章,或以文字、声韵为宗,或以目录、校勘为重。譬如耳目口鼻,皆有所明,不能相通;一偏之弊,殆弗能免。昔姚...
24
对于教育部最近修订大学中国文学系科目表草案之意见
此次教育部修订大学中国文学系科目表,有一事可以提出讨论者。按原表中有外国语六学分,则为必修科,修订时改为世界文学史,用中文编述讲述,殊欠妥□。中国文学系科目表中...
25
现代生活与希腊理想
现代生活,外观虽富丽矞皇,气象万千,内容实甚寒俭。其最大病源在缺乏精神上的理想。独裁制之盛行,与侵略战祸之蔓延,充分表现人类行动,已失去理性之控制,而为暴力所支...
26
柏拉图之生平及其教育思想
柏拉图为古希腊之大哲,英诗人辜律己有言,世人或生而宗柏拉图,或生而宗亚里士多德。柏、亚两氏,一师一弟,代表两种性格。柏拉图重理想,富热情,一意求真,而不忘淑世。...
27
本校校歌释义——三十年十一月十日遵义校本部纪念周演讲稿
今日承校长之约,来此对本校校歌,作一简明之解释,个人深觉欣幸。一国立大学之校歌,代表一大学及一国之文化精神,事极重大,非同等闲。本校以前尚无校歌,前年在宜山时,...
28
章实斋在清代学术史上之地位
居今日而言中国学术,吾人于章氏实斋,宜三致意焉。深明西洋近代学术流别者,每谓欲了解十九世纪、二十世纪之学术思想,必先了解十八世纪之学术思想。履霜坚冰,其来有自,...
29
读《儒行》
《礼记·儒行篇》,近人颇加提倡。报章杂志,时见引及。中等学校,及大学一年级,且有选为国文教材者。此事殊为可喜。立国精神,必由内发,非可外铄。固有文化之足贵,非仅...
30
《孝与中国文化》附言
谢兄幼伟近草《孝与中国文化》一文,属余略附数言,以资商榷。谢兄于此问题,思之颇深,而态度谦抑,若不敢自信其说之必无误者。窃谓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内容复杂,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