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校校歌释义——三十年十一月十日遵义校本部纪念周演讲稿
今日承校长之约,来此对本校校歌,作一简明之解释,个人深觉欣幸。一国立大学之校歌,代表一大学及一国之文化精神,事极重大,非同等闲。本校以前尚无校歌,前年在宜山时,由校长敦请马一浮先生拟作一歌,迭经同人商议决定采用,并请应尚能先生制谱。此次暑假中由歌咏队试唱,成绩良好。现学生中已有一部分人能唱,不久全校师生均能唱校歌矣。对于校歌之意见,据个人所闻,大都赞成。偶有表示异议,感觉美中不足者,不外三点:一以为校歌太庄严,二以为校歌太难懂,三以为训诲意味太浓厚。其实国立大学之校歌,应当庄严肃穆,于纪念周、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及因特故开大会时唱之,令人感发兴起,油然生其敬爱之心。如遇球技比赛,欢呼踊跃,情绪激昂,自可仿照外国大学之例,于正式校歌外,另备一种校歌,并行不悖,相得益彰。至第二点,校歌本身,并不甚难,实因吾人对于经籍太不注意,故觉其难。歌辞取材于《易经》《书经》及《礼记》诸书,为先哲嘉言,有至理存乎其间。一经解释,便觉豁然贯通。至第三点,此歌真箴诗为近,如韩愈五箴。虽称尔汝,实乃自责,师生彼此以最高理想互相勖勉,互相诰诫,而非任何个人,训诲其他任何个人也。
此歌分三章:首章说明国立大学之精神;次章说明国立浙江大学之精神,发挥校训“求是”二字之真谛;末章说明国立浙江大学现在之地位,及其将来之使命。
首章起四句,言大学之所以为大,以海象征大学,百川汇海,方成其大。大学为学问之海,与专科学校不同,应兼收并蓄,包罗万有。英文称大学曰university,源于拉丁字universitas,训“混一”,训“完全”,引申为宇宙。大学研究之对象为宇宙,凡宇宙间所有之事事物物,大学皆当注意及之,大学本身可称为一小宇宙也。大学学科繁多,然大别之,不外形上与形下两种。形上指体,即讲抽象原则之学,形下指用,即讲实际应用之学。大学生活,礼与乐应当并重。礼是秩序,尊卑长幼,前后上下,各有分际,不宜逾越。乐是和谐,师生相处,有若家人,笙磬同音,合无间。《乐记》:“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程子曰:“礼只是一个序,乐只是一个和。”礼属于智,在别其异,乐属于情,在求其同。形上与形下,礼与乐,皆一事之两面,相反相成,不可偏废,此为我国文化神圣之所在,亦即我国国立大学精神之所在。
次章言本校为一全国性之大学,成均为古代国立大学之通称,本校虽在浙省,其地位与古代成均无异。本校前身为求是书院,并已取“求是”二字为校训。“实事求是”一语,出《汉书·河间献王传》,为清代汉学家之口号。即事而求其是,即物而穷其理,乃所以求真。大学最高目的,在乎求真,必先能求真,然后美与善始有所依据。美国哈佛大学之校训为“真”(veritas)与本校校训“求是”不谋而合。习坎为易经次卦之名,《象》曰:“水洊至,习坎,君子以常德行,习教事。水之美德为渐,为默,为恒。”徐子曰:“仲尼亟称于水曰,水哉,水哉,何取于水也?”孟子曰:“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浙江大学因浙江而得名,浙江古曰“渐水”,亦曰“渐江”,吾校学风,取法乎水,渐近默成,恒久不已,所谓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今学校规模已具,前途发展,正未可限量也,无曰四句,乃校训之绝好注解,虚衷体察,弗明弗措,革不忘因,新不蔑故。真理如日月,光景常新,惟其求真,故能日新,抱此日新之精神,方可开物成务,为人民之真正领导者也。
末章言本校使命重大,希望无穷,他日风声所播,可由一国而及于全世界。“念终始,典于学”,是《书经·说命》文;“思曰睿,睿作圣”,是《书经·洪范》文;“观其亨通,以行其典礼”,是《易经·系辞》文;“知至至之,可与几也,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是《易经·乾文言》文。大学教育,当自始至终,以学术文化为依归,力求学生思想之深刻,识解之明通。本校有文、理、工、农、师范五学院,吾国素尊师道,后汉赵壹《报皇甫规书》曰:“君学成师范,缙绅归慕。”今之师范生,其所肄习,非文即质,质即理也。大学中虽设五院,而实为一整个之有机体,彼此息息相关,不宜自分畛域。大学与专科学校不同之处,即在每一学生,有自动之能力,系统之智识,融会贯通,所知先后,当行则行,当止则止。资质本义,复经数载之陶冶,毕业出校,自能斐然成章,达不离道,如玉之受琢,如金之在镕焉。“同人于野亨”,《易经·同人》卦辞,“同人于宗吝”,《同人》六二爻辞,言大学教育,应养成一种宏大之胸襟,廓然无垠,有如旷野,而不当局促于一宗一派之私,自生町畦。中华民族之文化,决非狭隘的国家主义,而为广大的修齐治平之理想主义。声名洋溢乎中国,施及蛮貊,本校所负之使命,即我国文化对于世界所当负之使命也。
(《浙大学生》1941年复刊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