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古希腊文明为一艺术品
文明乃人类社会最伟大最难得之成功。数千百年中,社会之生者灭者,其数何限,创造文明者,能有几何?自古迄今,所有文明,可屈指数也。其在欧洲,仅有三种:爱琴海群岛之迈诺文明(The Minoan Civilization,约纪元前四千年至前一千一百年),沿地中海岸之希腊文明,或称希腊罗马文明(约纪元前十一世纪至纪元后七世纪)及沿大西洋岸之近代西方文明(纪元后八世纪始呈曙光以至今日)。此外有古代埃及及美索包达米亚低地之文明,初为古希腊所支配,后乃并入中部东方之阿拉伯文明,有印度与中国之文明。即以西班牙征服前,存在于秘鲁、墨西哥之社会,亦视为文明。而所知独立文明之数,仍属寥寥。与所知人类社会之数,相去甚远。此无他,创造文明,其事固至艰且巨也。
社会生活,常有两要素,曰人类精神与其环境。二者迭相消长,必也精神为主体生活始得造乎文明之域,始得陶铸环境,以为吾用。不至如中非洲、巴西人民之受环境支配,与中亚细亚草原或阿拉伯游牧人民之仅能苟安也。从性质言,研究文明与研究文学,初无分别,两者皆系人类精神之产物,即普通所称为艺术之作品。
称文明为一艺术品,非仅设喻,实际如此。艺术品成于个人,文明成于社会,此言固矣。然试问一艺术品之成,艺术家个人有不受他人之影响者乎。夫一文明积无数个人及累世之心思才力而后成,与一诗一雕像相较,其异点不在性质,仅在程度。文明乃社会艺术品,表现社会动作,一如教仪或戏剧,故曰文明者,有布局(plot)之庄剧也。历史者,文明庄剧之布局也。
治剧学者,自亚里士多德以还,似皆谓文学上之庄剧名著。几尽属几种根本布局之说明,历史之庄剧,何独不然。吾人苟分析得当,或将发见各种伟大文明。仅表演同一之布局,欧洲中世,近世之文明,与希腊之文明,殆一体之变耳,于一种伟大文明中(希腊文明或近代西方文明)研究文明之布局,实人文教育应有之鹄的,此义昭然,无待辞费。
然则舍吾侪之文明,而研究古希腊文明,何也?研究一种文明,其事至繁。事前语言、制度、经济、心理各种学问,须先有根底,一生精力,已将消磨于此。况大史家,每专治一种文明。希腊史家如希罗多塔(Herodotus)、苏锡德底(Thucydides)、普列勃斯(Polybius)专治本国历史,虽旁及他人历史,亦只择其与本国有关系者。承学之士,如研究历史,志在应世,不克以历史家终其身,则势不得不有所选择,势不得不致力于一种文明,以望其有成。然则,舍吾侪之历史,而研究古希腊史果何为者耶?
主张读近世史者,有两种显著之理由。其一,似较熟习;其二,似较实用。此二理由,如出之于浅薄心理,则大误。熟习非谓简易,近世史较实用,非谓其功用可追踪配尔孟科也(Pelman Course,一种心理学科,据云读之于短时期内,可增进智力,实则迎合社会浅薄心理,不足恃也)。此类粗浅见解(其故或,由大战时过境迁此种不良影响或能消灭)使教育侧重应用化学与工程等科,以为习此数者,则脱有缓急,染业军械方面,即不难与外人角逐。其于历史,以为注全力于近世史,则他日即能为公司得专利于域外,国会选举,可操左券。此种态度,今虽普遍,实极荒谬,其误在以在校时研究一科目所得之普通理论智识,与出校后应用此科时当有之专门智识及个人经验混为一谈。关于此点人文家与科学家毫无异议,所不相下者,为不知以求智识为目的之价值之人,与知此价值,了解教育真义之人。真正爱智者,无论其所学为人类之精神,或环境之定律,必一致主张,无疑也。惟舍此非人文、非科学之粗浅实用主义外,从科学、人文两方观察,有一重要理由,颇足为选读近代史者张目,即谓吾人于吾侪自己之文明,有直接经验,当有较深,较合人文,较合科学之了解。即单从人文主义立论,如能明了吾侪文明之特质及起源,较泛泛研究一殊异文明,其人文影响,必更深切。此论最足歆动曾经大战之当世,此次战争,实为吾侪文明上一大危机。有若炎炽熛怒,照彻过去,无所遁隐,使吾侪于所有历史,不能视为当然。经此浩劫,不得不推寻其原由。欲推寻其原由,不得不研究自黑暗时代以来,西方文明之进化。比罗奔尼苏战争(The Peloponnesian War,希腊内争,雅典与斯巴达交恶,战争绵延,前后几三十年,结果两败俱伤,希腊从此一蹶不振)与苏锡德底以精神上之刺激,遂有简练绝伦之导言(指第一卷极著名之前数章而言)并其史集。(苏锡德底之名著《比罗奔尼苏战史》[The History of the Peloponnesian War]共八卷,未卒业也。)于希腊文明之本原,加以严密之分析,然则此数章者,安知非示吾人以途径,使注意于吾侪自身历史之研究耶?
此问题不特从实用方面观之为重要,即从科学、人文两方面观之,亦大有讨论之价值。然此题之答复,亦非定谳,仅有为研究古希腊史辩护之余地。兹分为四点,述之如下:
【一】在希腊史中,文明之局面,已告一结束。吾人可坐观全剧,曰某处某处。则紧要关头,率此而往,其结果必不出吾所料也。此伶苟不如是演者,其终局可不同也。吾人能明了全剧之结构,而分之为若干幕。及至自身之历史,则吾侪有如剧中人。虽能语人曰,此第三幕也,此第四幕也,然不能语人曰,此末幕也,此末幕前之一幕也,前途茫茫,从无预知。盖吾侪所研究之艺术品尚未完成,虽一情一境,非常明了。然终不能融会贯通,得其全神。希腊史则不然,其事全其迹显,此主张读希腊史之理由一也。
【二】希腊历史经验之表现,较吾侪所有者为美。此种表现,于希腊美术、文学中皆可得见。夫以历史经验之表现,仅止于簿书案牍,是大误也。希腊大诗人,助吾侪了解希腊精神史(精神史实历史中之主要部分)之功,不在哲学家与史家之下。希腊历史经验或精神历史,其表现于希腊文学中者较之吾侪经验表现于近代文学中者为优。今姑不以两种文学仅视为文学,以相比较,读希腊所遗留之巨文,于希腊史之主观方面(即情感与玄想产生于希腊之升沉变迁为此社会最大之创造)。较之读近代文学于近代历史之主观方面,领悟尤多,此言颇足信也。
【三】第三点当在亚里士多德庄剧定义末句中得之(见所著《诗学》第六章、第二章)。亚氏之言曰:“庄剧乃一种庄严完全重大动作(action)之摹本。(中略)使此种情感,经怜惜与恐惧之适当涤荡(purgation)者也。”涤荡二字,究作何解,学者聚讼纷纭,莫衷一是。然曾从事希腊文学并经大战者,于涤荡之意,不难悟得。作者于欧战险恶时期,每忆古书中各节,如爱斯克拉(Acschylus)、鲁克里霞斯(Lucretius)、桓吉尔(Virgil)之诗句,苏锡德底书(即《比罗奔尼苏战史》)中演说辞意、柏拉图语录沉痛或恬静之影像,此心不觉稍慰。兹数人者,于吾人所历路程早已经过,且达其极。其较富之经验,较阨之境遇,所得智慧,一发之于优美文字中,作者个人经验觉此种慰藉由熟谙希腊文中所载之希腊文明而得读其文,即与其文明相接触,与其民族相晤对。若曹饱经忧患,历尽艰辛,今已脱离尘寰,与世无争矣。故涤荡云者,于情感上至有价值,此价值惟能得之于研究不同之文明。若研究自身文明,即得之,亦不若是之真切也。
【四】情感方面之价值既如此,智识方面之价值则得之于以比较方法研究与自身状况相似而实异之他种状况。此从事语言学者,类能道之。由英人观之,读古希腊文,所得教育上之效用,较之读法文、德文所得者为大。盖英文与希腊文,虽同具人类语言之根本原理,然发表之形式,则绝不相侔。至英文、法文,则同以《圣经》及古学为背境,所用辞藻,复多相类焉。今研究文明,亦犹是也。治古希腊宗教,使与基督教相比,较之仅治基督教,于他种宗教现况茫然者,所得当更大。研究希腊邑国,以与近世之邦国相比,胜于仅仅研究近代欧洲国家之进化。如吾人诚以实用为智识上之实用,而非实利上之实用(此层人文家与科学家皆一致主张),则希腊文明之研究,所以有价值者,正以其为非吾侪所有者耳。
是故赞成读希腊史,理由有四:1.希腊史为一完全之庄剧;2.希腊史为布局之庄严灿烂之表现;3.特有情感方面之价值;4.特有智识方面之价值。后二者非吾侪自为剧员之剧,所能有者也。
至此,须将希腊史布局之大纲揭出。此种大纲,人须自拟,作者发表于此(见下文第三节),所以促读者自拟也。至说明第二点表现之美,兹从古书中节录六段,以例其余(见下文第四节)。其他两点(希腊史荡涤比较之效用),则属个人经验。(本文中从略)如读者加以严密之研究,从大处着眼,当能得同一境界。此则作者所深信不疑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