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沙漠遇险
25 沙漠遇险
王臣三人在三个泉没有找到野马,彩南油田工作人员告诉他们,野马就在油田附近。于是,他们就赶了过去,并在顺风招待所驻扎下来。
顺风招待所破破烂烂的房子里,有6张床,他们3人加卡山站3人共6人刚好住下。夜里12点钟,因为蚊子多,李学峰和王臣都蒙着头睡。保护站工作人员被蚊子叮得眼睛肿得吓人,司机干脆躲到车里去睡了。招待所后面有个污水坑,滋生了很多黑蚊子。那个蚊子可能有毒,大家身上的红包都有鸡蛋大。
饭馆前面有很多脏水形成的污水坑,野马渴极了会来喝坑里的水。饭馆的人告诉李学峰,野马就在附近,常来喝水。可是他们在饭馆附近找了好多天,也没有找到。
他们买了馕和奶茶粉。把馕风干,不然会发霉、长毛。用奶茶粉烧上一壶奶茶,泡馕吃。车上总是备有三块大石头,用于搭灶台烧水做饭。他们在沙窝子里挖个坑,把石头支上,拔些梭梭当柴火,点着,锅往上一放,就可以烧水做饭了。
在沙窝子里找了几天,终于找到了野马群。他们便天天给野马拉水、饮水,远远地看着它们把水喝完。谁知因为夜里下了一场雨,早晨过去看时,野马又不见了,哪里都找不到,他们便跟着马蹄印去找。沙窝里找马不知有多难,好不容易找到彩8井处,一看野马群正顺着路跑到了一个大沟里。
他们就在大沟的坝顶安营扎寨,住了两个晚上。车里还有半袋大米和几包方便面。艾代挖灶挖得好,他在坡上挖了个灶,把三块石头搁在上边,算是架好了灶台。艾代先把米烧成了稀饭,但没有下饭菜,连一块榨菜皮都没有。艾代干脆把方便面和佐料往锅里一扔,来个水煮方便面,这样吃起来就有了味道。
后来他们跟着野马到了另一个地方。那个地方有一处简陋的平房,是牧民的冬窝子,跟地窝子一样,地平面以下的底部是石头和牛粪砌起来的,地面上露出少部分屋顶。那里面虫子太多,包括蛇、蝎、蜘蛛这些毒虫,草鳖子都算不上可怕。夏天没有人住,牧民冬天才住到这里。屋内布满蜘蛛网,阴森森的。但没办法,他们只能硬着头皮住进去。有一天晚上王臣把灯一打开,发现墙上有手掌大的黑蜘蛛,地上还有两个大黑蝎子,吓得他和艾代赶紧跑车上去住了。
曹主任催着他们把马往乔木西拜赶。那么大的沙包,车上不去,闸箱又出了故障。李学峰和艾代去修车,留下王臣一个人看马。李学峰和艾代修车修了两天才回来。但是车还是上不去,三个人便分开来,把野马往老路上赶。他们举着木杆,挥舞着衣服赶马,赶到一个山坡上,野马又顺着山坡回去了。就这样,和野马捉迷藏捉了20天,结果又找不到马了。他们用卫星跟踪设备几经测试,确认它们还是往三个泉方向跑了。
在沙漠里,他们都是提着命在找马。不熟悉环境,不知道哪里有路,只知道跟着马跑,总担心马跑丢了。野马就算把三个人领进地狱里,他们也不会知道。
车有时会陷进沙子里,他们就用梭梭草垫在车底,把车开出来。跑着跑着,野马上了一个大坡顶,又下了坡。他们开车去追,艾代下车从另一个方向追,结果车开过两个山梁,把艾代给搞丢了。
几番周折,终于找到艾代。三人劫后重生一般拥抱了一下,又开始找马。他们用项圈设备一测,原来野马又跑进了沙漠的老路上。
到底进不进沙漠?
他们已经一天没吃饭了,车上只剩两包方便面、一公斤大米和半桶水,油也只有半箱了。怎么进沙漠?最后决定还是先出去,找饭馆把肚子填饱。
在饭馆里,三个人吃了一份大盘鸡,每人下了三份面。饭馆老板吃惊地望着他们狼吞虎咽的样子,问怎么饿成这样?他们便把找野马的经历讲给老板听。
肚子填饱后,王臣便给曹主任打电话,说几匹野马朝三个泉跑去了,明天就过去找马,请领导解决一些公粮,没钱吃饭了。曹主任说,明天就来。
第二天,在滴西井区他们见到了曹主任。刚好中秋节快到了,曹主任给大家送来了四个小西瓜,一点葡萄和几个馕饼,每人两块月饼(一大一小)。
大家又出发去找马,找到晚上终于来到了三个泉。他们的车油不多了,便去附近种地的一个农户老刘家住了一晚,在那里买了些油,补了车胎。第二天进沙漠前,他们把曹主任和林业厅领导的电话交给老刘,并告诉老刘如果他们三天没出来或没给老刘打电话,说明他们可能遇到了什么危险,让他立即报警。
告别了老刘,他们开始进入沙漠地带。下午他们来到一个山沟口,看到一只狐狸从前方蹿出来,朝他们瞅了瞅,飞速地跑向远处。艾代和王臣都惊得愣住了。哈萨克族有个说法,狐狸过路一般都是在挡路,说明前面有危险,不让你再往前走了。
过了一会儿,又一只狐狸出现了。
第二只狐狸又来挡路,看来前面会有什么险情。于是三人犹豫不前,到底往前走还是不走?如果当天回,回去的路还是清清楚楚的。但为了尽快找到野马,他们决定豁出去了。无论前方有多大险情,还是要往前走。
一会儿上坡,一会儿下坡,车在艰难地向前行进。道越走越窄,两边都是沙丘,中间只有一辆车能过去的地方,两边要么是几十米深的沙沟,要么是高大的沙梁,假如掉头往回走想都别想。约10公里的路程,他们从下午4点钟出发,4个小时还没走完6公里。
上沙包时车上不去,车胎的气又不敢放。三人把篷布往沙地上一铺,开始拔沙蒿、红柳、梭梭草,铺垫在车下,然后把车开了上去。下坡后,前面又是一个高坡,他们只好又去拔草垫路。就这样,过了四五个大高坡,走了七八十米,就花了3个小时。王臣当时对李学峰和艾代说,没事,爬过前面的高坡,可能就到滴水泉了。后来发现这个想法过于天真,GPS一打直线距离60公里,实际要走的话在120公里以上!
三个人替换着开车。上坡时,一个开车,两人在车后推车,最后把汽车开得冒火星。王臣想,不能再走了,如果车被弄坏了,三个人就会死在这里的。这时天快黑了,他们开始有点害怕和后悔了,但谁也不愿把害怕的表情表露出来。咋办呢?那就把车先停下,车不能再开了。总感觉眼前这个沙包过了可能就好了,结果越进越险,沙包像连绵起伏的海洋,看不到尽头。三人只好就地安营扎寨,其实大家都没有力气了,瘫坐在地上不想动。
油箱里还有半升油,油桶还有一桶油,困在这里不是个办法。三个人都在想,明天一定掉头往回走,先把命保住再说。估计野马已经出去了,它们陷不进去,但存在缺水缺草的问题。当时曹主任也说过,能进的地方进,不能进的地方不要进,人的安全是第一。
三人休息了一会儿,便爬到沙包顶上一看,还有几个大沙包挡在前面。三个人的心里真是拔凉拔凉的,感觉世界末日到了。天已经黑了下来,他们的腿和手上全是拔沙蒿时扎的刺,手上布满了血口子,这时才感到火辣辣的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