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 同邻国的关系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作为于1867年组成的奥匈帝国一部分的匈牙利封建王国,统治着欧洲大片土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匈牙利于1920年3月22日签署了《特里亚农条约》,失去了将近2/3的领土和近1/3的人口,当时大约有250万匈牙利族人成为其他国家的公民。其中斯洛伐克和外喀尔巴阡的乌克兰地区划归捷克、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巴契卡和巴纳特西部归南斯拉夫,特兰西瓦尼亚和巴纳特东部归罗马尼亚,布尔根兰归奥地利。《特里亚农条约》引发的匈牙利人的受害情结和悲情意识成为匈牙利现代民族主义的重要来源。从那时起,匈牙利对外政策中出现了一个新的主题——对居住在国外的匈牙利少数民族权利的保护。这个主题一直存在于匈牙利的外交政策思想中,尽管在不同的时间段重视程度有所差别。可以说匈牙利对周边国家的外交关切也部分源于对居住在周边国家的匈牙利少数民族的承诺。
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中东欧国家各国政局纷纷发生变化,匈牙利重新审视与邻近其他中东欧国家的关系,通过签订一系列双边条约,建立国家间关系的新基础。采取的主要措施如下:第一,改善与邻国的关系。为了尽快加入欧盟和北约,努力加强同各邻国的关系,同它们签署基础条约,解决边界问题,保证境内少数民族享有平等权利。第二,积极参与区域合作和地区性问题的解决,努力成为地区稳定与安全的积极因素。区域合作的重点之一是安全领域的合作,与邻国一起,在预防和解决冲突、防止跨国犯罪、打击和防范恐怖活动和其他非常规威胁方面,特别是在打击黑社会、武器走私、偷渡与非法移民、腐败、贩毒问题上进行卓有成效的合作。第三,为周边国家提供政治和外交上的支持,促使其他中东欧国家和东南欧国家逐步加入欧洲大西洋框架体系。这样也可以促进境外匈牙利国籍的人积极推进欧洲一体化进程,匈牙利人之间的自由往来不再被边界阻断。匈牙利人整体在安全方面得到北约保障。这样有助于重建匈牙利人在语言、文化、经济和基础设施各方面的联系。第四,在保障境外匈牙利国籍的人权益的问题上,匈牙利的外交有两个方向:一是在相关的欧洲机构框架内,就欧盟内外保护少数民族权利的目标和责任方面提出相关提案,推动欧盟对此类问题的关注和解决,以及共同标准的成立。二是积极参与欧盟内相关政策的制定,如签证、跨境合作和跨边界贸易制度等。2001年6月19日,匈牙利议会通过了《邻国匈牙利族人地位法》(以下简称《地位法》)。2002年1月1日,该法案开始生效。《地位法》规定,匈牙利政府将向其6个周边国家(罗马尼亚、斯洛伐克、南斯拉夫、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和乌克兰)境内的匈族人提供文化、教育及社会福利保障等多种优惠待遇和经济补贴。同时国内各政党就是否允许居住在国外的匈牙利人申请匈牙利公民身份展开旷日持久的辩论,直到2011年通过该条款。
在中东欧地区合作方面,匈牙利是维谢格拉德集团的发起国,匈牙利把维谢格拉德集团不断加深合作看作是中欧国家具有共同特征的体现,也看作是中东欧政策的框架。1991年2月,捷克、匈牙利、波兰三国高级领导人在维谢格拉德签订了合作声明,商定在融入欧洲和取消华约进程中协调步伐。在维谢格拉德国家集团内部的协调问题上,匈牙利与斯洛伐克就边界问题的沟通最为典型。在斯洛伐克约生活着60万匈族人,占斯洛伐克总人口的10%左右,而在匈牙利生活着约10万名斯族人。匈牙利当局支持斯洛伐克境内匈牙利少数民族的自治要求。双方在这一问题上不断发生争执,此外,斯洛伐克与匈牙利接壤的边界最长,也是斯洛伐克历史上变动次数最多的一段边界。1995年3月,斯匈两国签署《斯匈睦邻和友好合作条约》,条约重申双方相互无领土要求,并将欧洲委员会关于少数民族权利问题的第1201号建议纳入条约。目前,匈牙利与邻国的关系基本得到了解决,其中大多数国家也是欧盟和北约的成员。匈牙利认为与邻国的关系不仅是匈牙利的外交和安全政策,也是国家政策和经济合作方面努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周边区域的政治、社会、经济和环境发展对匈牙利的安全具有最直接的影响。中欧、东欧和东南欧地区的稳定,民主体制和市场经济的进步,以及日益密集的合作符合匈牙利的基本利益。匈牙利的战略利益是促进周边地区各国成为欧盟和北约的成员,在政治上支持它们为此做出的努力,并为其准备提供实际援助。匈牙利在支持邻国罗马尼亚、克罗地亚完成加入欧盟和北约的目标后,也并推动西巴尔干的欧洲一体化进程。匈牙利积极发展与塞尔维亚和黑山等西巴尔干国家的关系。同时,匈牙利积极支持欧盟的东部伙伴关系对象国,特别是与乌克兰和摩尔多瓦加强合作。与此同时,匈牙利希望能够同时成功地通过共同的安全,经济和其他利益以及与居住在邻国的匈牙利族人的社区形成跨境的次区域合作,在加强和促进该地区的多边机构和合作论坛中扮演积极角色。
在对周边国家的对外发展援助方面,《匈牙利国际发展合作政策》文件中规定,匈牙利的发展合作包括在教育、知识产权转让、农业、医疗保健、水管理和基础设施规划方面对周边国家的援助。该合作文件宣布匈牙利的发展援助应根据即将加入欧盟的计划进行规划,并应在此过程中考虑欧盟和经合组织的发展原则。匈牙利政府开展的国际发展合作和民主援助的地理重点是两个区域,一是巴尔干区域,二是欧盟的东部伙伴对象国。这也反映在匈牙利外交资源的投入中,例如大使馆的规模和外交人员的数量。乌克兰和摩尔多瓦是匈牙利优先考虑合作的对象。布达佩斯在东欧的发展援助也集中在这两个国家,2008年,两国都被宣布为战略合作伙伴。另一个对匈牙利非常重要的多边合作项目是多瑙河战略,这使匈牙利有机会将其周边政策的两个优先区域联系起来。
从区域维度来看,匈牙利政府,无论其政党组成如何,都一直支持维谢格拉德集团合作,强调中欧模式的重要性。维谢格拉德集团是中东欧地区最重要的地区组织之一,捷克、匈牙利、波兰和斯洛伐克是成员国,目前已经发展出了“V4+德国”“V4+法国”“V4+波罗的海国家”和“V4+西巴尔干国家”等多种合作模式。匈牙利会继续在维谢格拉德国家集团中发挥积极作用。欧尔班政府将加强与波兰政府的合作,提升维谢格拉德国家集团在欧盟的影响力和发言权。匈牙利总理欧尔班认为“中欧人民需要根据中欧利益,在俄罗斯和德国这两个伟大国家之间组织这个世界。这不是对任何事情的制衡,而是从我们的历史中吸取的教训”。维谢格拉德国家集团是匈牙利重要的外交资源。V4的创立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也是匈牙利外交的成就。
2000年,匈牙利、乌克兰、罗马尼亚和斯洛伐克决定共同建设蒂萨河国际防灾工程营。6月,匈牙利、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四国总理在布拉格会晤,敦促欧盟尽快就吸收新成员制定时间表;四国外长在捷克会晤,并与到访的法国外长韦德里纳就欧盟东扩问题举行磋商;中欧倡议组织成员国外长会议在匈牙利举行。9月,匈牙利、意大利、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四国总理在布达佩斯会晤;匈牙利议长阿戴尔赴萨格勒布出席东南欧稳定公约签字国议长会议。11月,中欧自由贸易协定成员国会议在华沙举行;中欧倡议组织成员国政府首脑会议在布达佩斯召开,着重讨论地区经济合作问题。2001年6月,匈牙利与南联盟签署了避免双重征税协定和投资保护协定;7月,匈牙利与克罗地亚、乌克兰、罗马尼亚等国就匈牙利国会通过的《邻国匈族人地位法》进行磋商;8月,匈牙利在南联盟伏伊伏丁那省开设总领事馆。2002年3月,匈牙利与南联盟签署《自由贸易协定》,该协定从当年7月1日起生效;同月,匈牙利总理麦杰希出席在斯洛伐克召开的中欧倡议组织成员国首脑会晤;12月,总理麦杰希与维谢格拉德集团国家总理在布达佩斯举行会晤就加入欧盟谈判最后阶段的立场进行协调。2005年10月13日,匈牙利外交部政治国务秘书巴尔绍尼会见塞尔维亚和黑山外交部副部长,双方就发展双边关系、巴尔干地区稳定问题交换了意见。
(1)与罗马尼亚的关系
匈牙利与罗马尼亚由于匈牙利族人问题而不断发生争端。经过长时间的谈判,1996年,匈牙利和罗马尼亚签署了《谅解、合作和睦邻友好条约》。条约称,双方尊重共同边界不可侵犯性和对方的领土完整,一方对另一方均无领土要求,今后也不会提出这样的要求,在双边关系中放弃使用武力和以武力相威胁。关于少数民族地位和权利问题,条约内容与欧洲委员会通过的关于少数民族问题的框架公约一致。匈牙利与罗马尼亚关系逐步改善,2000年,匈牙利总理欧尔班访问了罗马尼亚。2001年,匈牙利与罗马尼亚签订关于保护境内少数民族语言、文化及宗教的议定书。2001年12月,匈罗两国总理签署了关于解决《邻国匈牙利族人地位法》的谅解备忘录。近年来,匈牙利一直积极支持罗马尼亚加入欧盟。从2001年1月1日起,匈牙利与罗马尼亚实行完全自由贸易。2002年9月,匈牙利与罗马尼亚签署了有关建立匈罗战略伙伴关系的文件。
(2)与斯洛伐克的关系
1996年,两国签署了友好条约,解决了斯洛伐克境内的匈牙利族人的问题。1977年,根据匈牙利与捷克斯洛伐克签订协议修建多瑙河上的水电大坝工程,但1992年由于匈牙利声称该工程对环境和供水有危害而退出,1993年,斯洛伐克独立后仍继续修建大坝,两国为此争执不休。1997年,国际法庭进行了审理并做出裁决,双方也为此做出努力,最终解决了两国间的争端。2000年,匈牙利总统马德尔访问斯洛伐克,斯洛伐克总统舒斯特也访问了匈牙利。2001年9月,斯洛伐克在匈牙利设立新领事馆。
(3)与克罗地亚的关系
1992年1月16日,匈牙利与克罗地亚建立了大使级外交关系,在克罗地亚首都萨格勒布建立了匈牙利大使馆。2002年1月,匈牙利在克罗地亚的奥希耶克(Osijek)建立了匈牙利总领事馆;1997年,匈牙利在日耶卡(Rijeka)建立了荣誉领事馆;2001年,匈牙利在施普里特(Split)建立了荣誉领事馆。克罗地亚在布达佩斯建立大使馆,在佩奇建立了总领事馆。2003年9月,克罗地亚总统梅西奇对匈牙利进行正式访问。2005年1月11日,匈牙利外长访问克罗地亚。2005年2月,克罗地亚总理对匈牙利进行正式访问,并与匈牙利总理进行会谈。2005年2月,匈牙利外长访问克罗地亚,与克罗地亚外长就双边关系问题进行了会谈。2005年10月,匈牙利总理和克罗地亚总理在萨格勒布举行了会谈,双方同意在不久的将来举行一个双边政府间会议。2005年11月12日,两国总统参加了在匈牙利城市肖普朗举办的克罗地亚日。2005年9月5日,匈牙利总理久尔查尼在给欧盟轮值主席国英国首相布莱尔的信中敦促英国努力创造条件与克罗地亚开始入盟谈判,他还强调,尽快开始与克罗地亚的入盟谈判能够加强中东欧地区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