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2 音乐戏剧

6.1.2 音乐戏剧

1. 音乐

匈牙利对民谣音乐有相当多的贡献,包含流行音乐及古典音乐。匈牙利民谣音乐同时也是匈牙利人自我认同中相当重要的支柱与象征,也持续在邻近地区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像罗马尼亚、斯洛伐克、波兰南部,尤其是在南斯洛伐克及川西凡尼亚的罗马尼亚人所在地影响较大,因为这里也是许多匈牙利人的故乡。另外在索博尔奇—索特马尔—贝拉格州区域,以及紧邻克罗地亚的外多瑙地区西南部,同样有着相当程度的影响力。

现代匈牙利民谣出现在18世纪由哈布斯堡统治的帝国时代,东欧的音乐元素对其影响巨大,包括固定的制式舞曲和进行曲结构,取代了旧时代自由形式的风格。此时的民谣音乐的形式,已经由演奏弦乐的吉卜赛人或洛马人取代了乡村的风笛手。19世纪,洛马管弦乐队在全欧洲逐渐建立起知名度,在当时也常被认为是匈牙利原始音乐的传统与遗产,像在李斯特的匈牙利舞蹈与狂想曲中,运用了匈牙利洛马音乐来表现匈牙利民谣音乐。

19世纪,维尔补恩克斯是匈牙利最受欢迎的音乐风格。这是一种节奏鲜明的舞蹈音乐形式,由快速舞蹈延伸出的慢舞形式所组成。这种舞蹈音乐有快慢交错的两种形式,也曾被视为是“两个截然不同的音乐类型”。维尔补恩克斯源自新兵加入军队宣誓时,在军队典礼中所使用的音乐表演形式。后来有部分曲式成为进行曲,也形成音乐家李斯特与埃克托·柏辽兹作品中重要的一部分。

维尔补恩克斯日渐受到欢迎,但不只是在贫苦农民之间传唱,也在上层贵族中流行了起来。他们认为维尔补恩克斯是真正代表匈牙利民族的音乐。18世纪末期,维尔补恩克斯被应用在歌剧、室内乐、钢琴音乐及歌词文学当中,并且被视为“古匈牙利舞蹈与音乐的复兴,此种音乐的成功象征了大众艺术的兴起”。

匈牙利的古典音乐长期以来就像是“在匈牙利的土地上流传已久的音乐实验,并运用其民谣音乐的广泛流传,加以开创出属于自己具有深度、自知的音乐文化。”尽管匈牙利上层阶级长久以来与欧洲其他各国有密切联系,使得全欧洲的音乐观念能涌入匈牙利,但位处乡村的农民亦能够保存并延续己身的传统。正因如此,19世纪末的匈牙利作曲家们才能从乡村农民音乐中汲取养分,创作出不同以往的匈牙利特有的古典音乐风格。举例来说,巴托克·贝拉与高大宜这两位匈牙利最有名的作曲家,即因运用民谣元素在个人作品中而闻名。巴托克采集整个东欧地区(包括罗马尼亚及斯洛伐克)的民谣歌曲,而高大宜则着重在找寻匈牙利音乐中具特色且不同于其他音乐的部分。

在全世界的古典音乐中,匈牙利贡献最显著的音乐家就是李斯特,这位创作了匈牙利狂想曲与前奏曲的大师,是19世纪备受尊崇的钢琴家与作曲家。李斯特生活的年代,也是寻找自我本质的现代匈牙利古典音乐成型之际。匈牙利也孕育出了许多杰出音乐家,像是创作《乡村婚礼交响曲》的作曲家卡尔·戈德马克、作曲家兼钢琴家埃尔诺·多赫南伊和钢琴乐作曲家斯蒂芬·海勒。许多来自匈牙利的小提琴家皆享誉国际,尤其是姚阿幸·约瑟夫、耶讷·胡鲍伊、爱德华·雷门尼与莱奥波德·奥尔。出生于匈牙利的指挥家有安塔尔·多拉蒂、尤金·奥曼迪、弗里兹·莱纳及乔治·塞尔。

李斯特

李斯特雕像

2. 戏剧

匈牙利戏剧是在中世纪匈牙利民间艺术的基础上,以宗教神秘剧和奇迹剧为最初形式逐渐演变和发展起来的。16—17世纪,匈牙利人民反抗土耳其统治的斗争,成为这一时期匈牙利文学发展的动力。作家波得涅米萨编译的《厄勒克特拉》(索福克勒斯原著)是匈牙利第一部剧作。18世纪以后,法国启蒙运动和资产阶级革命促进了匈牙利文学艺术的发展。匈牙利戏剧文学奠基人拜塞涅伊的拟古悲剧《阿吉什》是匈牙利启蒙文学的开端,他的著名喜剧《哲学家》是匈牙利第一个演出团体首次上演的第一部匈牙利剧本。

1790年,凯莱曼创办了匈牙利第一座职业剧院。剧院的活动促进了戏剧的发展,活跃了戏剧生活。早期的现实主义作家、诗人和剧作家乔科诺伊的著作集中体现了启蒙时期文学的重要成就,他为剧院翻译和改编了许多外国剧本。他的《泰姆派菲伊》,描写一个青年诗人坎坷的遭遇,具有民主主义和爱国主义思想,是匈牙利第一部社会讽刺剧。1792年在德兰斯瓦尼亚区,匈牙利建立了第二座剧院,即科罗日瓦尔兄弟剧院。它的领导人、导演兼演员是才华卓著的苛奇。匈牙利启蒙时期的优秀剧作家考托纳的代表作《邦克总督》是匈牙利第一部成功的悲剧。此剧在作者逝世后的1833年首演,一直是匈牙利民族剧院的保留剧目。

19世纪上半叶,浪漫主义在匈牙利戏剧中占有特殊地位。剧作家反对古典主义的束缚,杰出的诗人、剧作家和戏剧评论家弗勒斯马尔蒂被称为浪漫主义剧作的领袖。他的哲理诗剧《钟哥与金黛》表达了他对幸福的向往和对黑暗势力的抨击。西格里盖蒂的社会剧《牧马人》和匈牙利著名诗人裴多菲的历史剧《老虎和鬣狗》在匈牙利浪漫主义剧作中都占有一定的地位。

1831年,匈牙利科学院成立了戏剧委员会。1837年,匈牙利在佩斯建立了马扎尔剧院,从1840年起改称为民族剧院。这是匈牙利最大的剧院。它聚集了匈牙利著名的导演和演员,如民族剧院的创始人之一埃格莱西兄弟、德里夫人等。曾任民族剧院院长的西格里盖蒂为剧院创作了近百部剧本,其中《弃儿》《罢工》等剧作被称为“人民的戏剧”。

1848年3月15日,民主革命失败后,许多作品以曲折隐晦的象征手法揭露和批判社会弊端。马达奇的著名诗剧《人的悲剧》取材于《圣经》,描写亚当和夏娃探索人生的意义和目的,表现信心和疑虑、乐观与悲观的抗争。该剧100多年来一直是匈牙利舞台上的保留剧目,并被译成多种语言。19世纪末,匈牙利文艺界在政治上分为拥护官方的保守派作家和反对官方的进步文艺团体两派。后者关心社会改革,要求维护个人权利,主张发展民族文艺。批判现实主义剧作家契基的讽刺喜剧《寄生虫》、喜剧《贫困》和《气泡》等揭露了资产阶级的堕落和腐朽,在喜剧艺术技巧上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匈牙利戏剧文学继承了批判现实主义戏剧的传统,出现了一批优秀的喜剧作品。布洛迪是匈牙利批判现实主义戏剧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社会心理剧《奶娘》和《女教师》歌颂了劳动妇女的美德,批判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医生》和《情妇》等,也具有较高的思想艺术水平,被译成多种文字,在许多国家上演。莫尔纳尔是这时期匈牙利戏剧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剧作构思巧妙,富有戏剧性,受到国内外观众的好评。代表作《剧院》由《元帅》《紫罗兰》和《李尔王序幕》3个独幕剧组成,构思巧妙,演出轰动一时。他的讽刺喜剧《天鹅》《奥林匹亚》《和谐》和《一、二、三》等,揭露了贵族、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和金钱万能的社会现象。达尔瓦什1941年创作的《深渊》一剧,深刻反映了匈牙利的农村生活。

1945年匈牙利解放,戏剧开始了新的阶段。50年代初,曼迪的《普通英雄》、萨博的《夏日骤雨》、乌尔本的《战斗的洗礼》、沙尔卡迪的心理剧《九月》等,都塑造了工农兵和知识分子的形象。50年代末,喜剧创作发展迅速,费赫尔的《我们不是天使》、奇兹马列克的《废品的报复》等,都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

匈牙利国家歌剧院

20世纪60年代后,匈牙利实行文艺开放政策,其剧作题材更加广泛,形式更加多样。战争题材的剧本有多波兹的《春天来了》、胡巴伊的《爱情的三个夜晚》、沃尔克尼的悲喜剧《多特一家》等;道德题材的剧本有伊列什的《异己者》、涅曼特的《大家庭》;写历史人物的名剧《伽利略》;神话题材的剧本有久尔苛的《我的爱,厄勒克特拉》等。喜剧、讽刺喜剧以及现代派剧作在舞台上占有一定比重,如沃尔克尼的《猫戏》、加尔法什的讽刺喜剧《拉姆别金上校的高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