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文版作者序

俄文版作者序

本书研究心理学中最复杂的问题之一:思维和语言的相互关系。就我们所知,它尚未以系统的方式进行过实验调查。我们想通过对整个问题的各个方面进行实验研究来触及这项任务。研究结果为我们提供了据此进行分析的部分材料。

理论的和批判的讨论是一个必要的先决条件,它补充了研究的实验部分,构成了本书的主要内容。作为我们实验的起点,我们的假设,必须建立在思维和语言发生学根源(genetic roots)的一般理论基础之上。为了发展这种理论框架,我们在心理学文献中查阅并仔细分析了有关的资料。与此相伴随,我们对思维和语言的主要理论进行了严格分析,以便我们在探究自己的理论途径时能克服那些理论的不足,避免重蹈覆辙。

我们的分析不可避免地涉足一些毗邻的学科领域,例如语言学和教育心理学。在讨论童年期科学概念的发展时,我们运用了教育过程和心理发展之间关系的假设,对此我们在其他地方已经运用不同的资料加以推定。

本书的结构是复杂的和多面的,但是所有部分都朝向一项中心任务,即对思维和言语之间的关系进行发生学分析。第一章提出问题并讨论方法。第二章和第三章对语言和思维发展的两个最有影响的理论进行批判分析,这两个最有影响的理论即是皮亚杰(J.Piaget)的理论和斯特恩(W.Stem)的理论。第四章试图追溯思维和语言的发生学根源;它是本书的主要部分的理论介绍,两项实验调查则在接下来的两章中加以描述。首先研究(第五章)童年期词义的一般发展过程;其次(第六章)对儿童的“科学的”和自发的概念的发展进行比较研究。最后一章试图把我们的调查线索结合在一起,根据我们的资料来呈现整个言语思维的过程。

对那些我们认为是新的并最终需要进一步认真核查的研究予以扼要列举,这样做可能是有益的。除了我们对这一问题提供修改过的系统阐述和部分新方法之外,我们的贡献可以概述如下:(1)为童年期词义经历的演化提供实验证据,并对演化中的基本步骤进行了界定;(2)揭示了儿童“科学”概念发展的单一路径,并将此与他的自发概念相比较,系统阐述决定这些概念发展的规律;(3)表明书面言语在与思维的关系中特定的心理学性质和语言学功能;(4)通过实验澄清了内部言语的性质及其与思维的关系。对我们调查结果的评价,以及对我们就这些结果所提供的解释的评价,已经不属于作者的职权范围,必须留待读者们和批评家们去考虑。

作者和他的助手们近十年来一直在探索语言和思维这个领域。在这一探索过程中,原先的一些假设被修正,或者由于错误而遭抛弃。然而,我们的调查主线却一直朝着开始时采取的方向。我们充分意识到这项研究难免存在不完善性,但它毕竟是朝新方向迈出的第一步。我们觉得在揭示思维和语言这一人类心理学的焦点问题中,我们已经对某些基本进展作出了贡献。我们的调查结果指出了通向新的意识理论的途径,这在本书的结尾中已有所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