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概念形成的第二个主要方面是由思维的许多变式(variations)组成的,我们称之为复合思维(thinking in complexes)。在一个复合体中,儿童不仅通过他的主观印象在心中把个别物体聚合起来,而且通过实际上存在于这些物体之间的联系把个别物体聚合起来。这是一项新的成就,一个上升到高级水平的标志。当儿童迈向那个水平时,他的发展已经部分地超越了自我中心主义(ego centrism)。他不再把自己印象之间的联结误认为是事物之间的联结——这是摆脱概念混合而朝向客观思维的决定性一步。复合思维已经是相干的和客观的思维了,尽管它还没有像概念思维那样以同样的方式反映客观关系。
在成人的语言中仍然保留着复合思维的遗迹。家族姓氏(family names)也许是这方面最好的例证。任何家族姓氏,例如“彼得罗夫”(petrov),用一种十分类似于儿童复合的方式把个人进行归类。可以这样说,处于那个发展阶段的儿童是用家族姓氏进行思维的;各种个别物体通过聚合而汇集成既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家族”,对于儿童来说这些个别物体就此变得有组织的了。
在一个复合体中,它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bonds)是具体的和实在的,而不是抽象的和逻辑的,正如我们不会因为一个人和其他姓彼得罗夫的人之间存在任何逻辑关系而把这个人归入彼得罗夫家族一样。这个问题对于我们来说是通过事实解决的。
作为复合体基础的事实联系可以通过直接的经验来发现。因此,一个复合首先是由事实联系而联结(connected)起来的物体的具体聚集。由于复合体不是在抽象逻辑思维的水平上形成的,因此创建复合体的联系,以及复合体帮助去创建的联系,都缺乏逻辑的统合(logical unity);这些联系可能具有许多不同的种类。任何实际呈现的联结可能导致把特定的要素包容到复合体中去。这是一个复合体和一个概念之间的主要区别。由于一个概念按照一种属性将物体归类,因此,把一个复合体的要素与整体关联起来的联系,以及一个复合体中各要素彼此之间的联系,可能像这些要素在现实中的接触和关联一样多样化。
在我们的调查中,我们观察到五种基本的复合,这些复合在该发展阶段相继出现。
我们把第一种复合称作“联想型”(associative type)。它可能以儿童在样本物体与其他一些木块之间注意到的任何联系为基础。在我们的实验中,样本物体(也就是首先给被试的,而且其名称也是可见的物体)形成了即将建立的归类的核心。在建立一种联想的复合方面,儿童可能给核心物体加上一块木块,因为它具有同样的颜色,儿童也可能给核心物体加上另一块木块,因为它跟核心物体在形状或大小方面相似,或者在偶尔被他发现的其他属性的引诱下加上其他木块。核心物体和另一物体之间的任何一种联系足以使儿童把那物体归入类内,并且用共同的“家族姓氏”加以标记。核心物体和其他物体之间的联系毋需一种共同的特征,例如同样的颜色或形状;一种相似性,一种对照,或者空间的接近性也可以建立这种联系。
对那个阶段的儿童来说,词已经不再成为一件个别物体的“专有名称”(proper name);它成为用各种方式相互联系的一类物体的“家族姓氏”,正像人类家族的关系既多而又不同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