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心理年龄的主要特征

一、青春期心理年龄的主要特征

相比于儿童期心理年龄的自我缺失,青春期心理年龄的人在自我意识觉醒的过程中,有着三个非常重要的人生课题:如何处理与自己的关系,如何处理与权威的关系,如何处理与世界的关系。

第一,与自己的关系。青春期是比儿童期更高的心理年龄阶段,青春期心理年龄的重要特征是独立性和自我意识空前增强。儿童期心理年龄的人缺乏自我意识,青春期心理年龄则代表着自主性的独立发展,也被称为“自我觉醒的时期”。他们的名言之一是“战胜自我”,这代表着积极上进的一面,但同时往深里看,“战胜自我”又何尝不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又何尝不是把自己当作“敌人”?每个人的进步,本质上是在以往境界的基础上,追求新的提升,而不是对过去的全然否定,“战胜自我”体现了追求进步和自我超越的一面,却同时在某种意义上否定着自我的既往。

第二,与权威的关系。对于青春期心理年龄的人来说,这个权威可能是父母,可能是老师,可能是单位的领导,也可能是领域内的权威。如果说儿童期是对权威说“Yes”,青春期则要推翻权威,对权威说“No”!当一个人进入青春期的心理年龄阶段之后,他们开始彰显个性,而彰显个性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对抗权威。青春期与儿童期都容易走极端。在权威面前,儿童期是顺从的极端,青春期则容易走向对抗的极端。事实上对方既然成为权威,就存在着成为权威的原因,如何学习和借鉴这些优势,同时又不盲从于权威,在继承中完成发展和创新,将会是更加有效的行动方案。对于青春期心理年龄的人而言,无论谁以高于他的心理位置出现在自己面前,他们容易去挑出毛病,以证明我才是对的,我比你厉害,你说往东我偏往西,你说对的我偏说错。“请将不如激将”,针对的就是青春期心理年龄的人。如果对方的心理年龄还在儿童期,他缺乏面对困难的勇气,请将和激将都不起作用;如果对方的心理年龄在青春期,由于其固有的叛逆性,激将就可以起到作用了;如果对方在成年期,他能综合地根据自身的需要与实力,以及环境的机遇与威胁综合地决定是否行动,别人的请和激对他意义不大。

第三,与世界的关系。青春期心理年龄的人通常表现为过度的自我意识,难以兼顾到自我与世界的平衡。他们常常表现为一方面是心理上追求独立,而另一方面忽略了对环境的客观依存。如前所说“不靠天,不靠地,只靠自己”,一方面体现出独立自强的精神,但另一方面他们却在强调自我负责的同时,却忘记了自己本身就生存于天地之间,没有天地,何能立足?无所立足,何谈独立?

青春期的心理年龄,当他们在心灵开放的状态下,便主要表现为积极进取、敢于竞争、敢于迎接挑战、敢于负责任,他们通常在某些方面表现出优秀的才干,成为优秀的人才。当他们在心灵封闭的状态下,便主要表现为叛逆、对抗、容易挑刺、容易情绪偏激,他们的才干可能更多地表现为破坏性,最极端的时候,甚至是“不能流芳千古,便要遗臭万年”。

在这里,有一点要特别注意,我们不能因为一个人在面对某一件事情时的“逃避”或“对抗”,就说他是儿童期心理年龄的人或青春期心理年龄的人,这只代表着他在处理这一件事时候的心理年龄水平。但是,当一个人面对他人生的诸多方面,处理事情多数时候都呈现某个阶段的心理年龄水平,那才说明他这个人的心理年龄处于某个阶段。简言之,不能用单一事件来判断一个人,要判断一个人的心理年龄水平,一定是从他的总体状态来分析。

青春期心理年龄的人,相对于儿童期心理年龄而言,其能量有了巨大的提升。当他们的“三观”反向发展的时候,当他们的成长过程中缺少爱的滋养的时候,他们的主旋律就是冲突、对抗和破坏。

网络上出现了一个新词——“父母皆祸害”。这原是网上一个群的名称,他们的宗旨是:“在孝敬的前提下,抵御腐朽、无知、无理取闹父母的束缚和戕害。”这个群刚刚成立就呈现出一呼万应之势,参加人数迅速达到数万人,引起媒体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父母亲不明白了:我们生了儿女,养了儿女,费尽心机为了儿女,怎么在儿女的眼里反而成了祸害呢?这个社会到底怎么了?

在“父母皆祸害”的讨论群里,一些被视为精品的文章长期位于置顶的位置。其中一个帖子用较长的篇幅斥责父母的几个“谎言”。

“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是这个世界上无数谎言中的No.1。我们只需要找出一个例外就可以驳倒这个断言,而这样的“例外”又实在是太多太可怕了。譬如:广州花都区的女孩阿俊,被母亲割掉双耳;复旦大学研究生ZLL,因虐杀几十只猫而轰动一时,但他虐猫的变态心理却源自父亲对他的苛刻和虐待,譬如多次因小事暴打他,还常将其关在家门外过夜。现代的临床心理学家普遍认为,一个成年人的关系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是他童年关系模式的再现。假若一个人没有什么理由地残忍虐待甚至杀害其他人,那么可以基本推断,这个人曾被残忍虐待过,而且多数可以回溯到他与父母的关系。复旦硕士ZLL在对待猫的虐待模式,不过是他父亲虐待他的方式的转移而已。“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会成为一个巨大的魔咒,让我们看不到恶在最初是如何滋生的,这是父母们为自己开脱的最佳借口,假若你特别迷信这句话,你对待孩子的方式就一定需要检讨。

“我是为了你好,所以你要听我的”,这是我们社会最典型的一个爱的谎言。父母们用这个谎言控制孩子,老师们用这个谎言控制学生,女人用这个谎言控制男人,男人用这个谎言控制女人。这个谎言源自我们一个共同的经历:1到3岁时,当孩子蹒跚学步开始探索世界时,大人们忍不住要替孩子们完成任务。譬如,孩子跌跌撞撞地拿玩具时,大人们递给他;孩子四处爬来爬去时,大人们因担心而制止他;孩子快乐地玩耍并大喊大叫时,大人们警告他们小声一点……总之,大人们为了安全,为了孩子“好”,而严重妨碍了孩子探索世界的努力。并且,等孩子长大后,大人们变本加厉地这样做。譬如,帮孩子解决一切难题,替孩子做所有的决定,当孩子拒绝接受时,就以“为了你好”的名义强迫孩子接受。家长们在这样做,老师们也在这样做。这样做,是在杀死孩子的生命,因为生命的意义在于选择。只有做过选择,一个人才算活过,假若这个人的一生中都是别人在替他做选择,那么他的生命就没有意义,不管别人给了他多少东西,不管那些选择从理性上看多么“正确”,他都会因此而虚弱无力。以爱的名义替孩子做选择,这会有极大的迷惑性。父母觉得自己做得对,孩子也不知道该怎么反抗。但是,父母和孩子都会因此而苦恼,父母发现,他们必须一直为孩子操心,而孩子则会经常感到烦闷,甚至还会有窒息感,就仿佛有人在掐着自己的脖子一样。这种窒息感不难理解,因为父母替孩子做所有的决定,就是从精神上掐死孩子的生命。并且,这种“掐”看上去是非常善意的,父母这样看,孩子也这样想,社会也这么以为。理性很容易欺骗人,但情感不会骗人,被“掐”得厉害的孩子常常做出一些极端行为,来表达他们的真实情感。现在,父母替孩子决定生活、老师替孩子决定学习的情况愈演愈烈,而孩子们的反抗也越来越强,其常见方式是网瘾和叛逆,而极端方式则是自杀和杀人。

为什么很多父母都觉得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教?根本的原因是,父母自己的心理年龄还在青春期,子女的生理年龄也长到了青春期,于是出现了“青春期”与“青春期”的火星对撞。

青春期心理年龄的人,相对于儿童期心理年龄而言,其能量有了巨大的提升。当他们的“三观”正向发展的时候,他们的主旋律就是独立、竞争与拼搏,且看一篇文章《竞争催人拼搏》。

我们每一个人的一生都有其发展成长的轨迹,在这个过程中,不免会半路出现强大的对手阻挠我们,使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停滞不前。那么在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明白“强者为王,败者为寇”的道理。如果你不变得强大,那么胜利就有可能是属于对手的;反之,如果你克服困难,在激烈的竞争中勇敢前进,那么你就能得到适合自己的生活并能够使自己不断进步,从而走向成功。

几条藤蔓因为生存本能的驱使,冲出密林,在树顶上争夺阳光厚爱,使自己得到良好的生存条件,并茁壮成长。大树因不懂得“适者生存”的道理,在强大的竞争面前,没有极力地吸取养分使自己向上生长,最终让几条藤蔓抢了自己的生存空间,造成“藤寄生于树生长,树却慢慢死去”的后果。

在南美洲广阔的亚马孙平原上的热带雨林,一些不断让自己的根部从地下汲取养分的树木冲出其他树木的顶部,使自己享受到阳光的沐浴和雨露的滋润,而逐渐地壮大起来。而另一些树木则整天地都在懒散地生活,最终使自己在众多树木的空隙之间,再也不能够向上生长,成为栋梁之材了。

森林中的动物们都在草地上快乐地玩耍,而只有狼在一边磨着自己的牙齿,日复一日地重复着。直到有一天森林之王狮子到来以后,许多小动物都被狮子吃掉了,唯有狼靠着自己锋利的牙齿逃过狮子的捕杀,那些死去的动物们至死也不会明白狼为什么会不停地磨着自己的牙齿。

也许你是万花丛中一朵极不显眼的小花,那你也不应该气馁,每个人都有生存的权利,每朵花也都有自己生存下去的自由。不要太在意自己的不足,只要你在争取养料的过程中努力汲取,使自己茁壮成长,历经风雨都能屹立不倒,那么你便是最强大的。

人贵有自知之明,也许你并不真正了解自己。春笋虽弱,却有石破天惊的意志;小草虽柔,却有野火烧不尽的顽强。不要轻易否定自己,要知道平凡之中蕴含着奇迹。只要你在竞争中拼搏了,努力着,奋斗过,那么你就能获得较好的生存条件,你就有可能取得成功。所以当我们面对竞争中的困难时,一定要告诫自己:竞争催人拼搏,拼搏促使进步!

读完这篇文章后,我们的感受主要是以下哪一方面,还是其他?

1.相对于环境的艰难,个人力量是弱小的,光有自己的拼搏难以解决问题。

2.很有共鸣,人生就要敢于竞争,不拼搏什么机会也不会有,此时不搏更待何时!

博文中我们读到了一个积极向上的、充满竞争与活力的人生。在这种思想的引领下,他们的事业将会逐步发展。他们的开拓精神日益增强,在一些领域,他们甚至能够做出阶段性的高成就。

但是,如果一个人的心理年龄仅仅停留在青春期的阶段,即使他在某个方面创造出成就,在其他方面不可避免地存在重大的缺失。因为,青春期是局部的,而不是全面的;是阶段性的,而不是持续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