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餐式的幸福与西餐式的幸福
每年的3月20日是什么节日?
这个问题,我问过许多人,但很少有人知道这是个什么样的节日。也难怪,这个节日是一个非常“年轻”的节日,2012年6月28日才宣布设立。那天,第66届联合国大会宣布决议:将今后每年的3月20日定为“国际幸福日”。联合国设定“国际幸福日”,其目的在唤醒人们对幸福这个生命终极目标的重新觉察与追求,追求幸福是人的一项基本目标,幸福和福祉是全世界人类生活中的普遍目标和期望。
幸福作为全世界人类生活中的普遍目标和期望,却需要重新去唤醒。很久以来,我们绝大多数人的绝大部分精力一直在追求成功,幸福被遗忘已经很久了。
实际上,并非我们要遗忘幸福,这同样跟心理年龄直接相关。儿童期和青春期都不具备真正的全局意识,从人生的整体和圆满来说,他们常常只能关注到某个角度或某个方面。圆满人生是怎样的呢?我们是否记起:对他人最美好的祝福就是“事业、家庭双丰收”,而不仅仅是事业或家庭的某一个方面。生命有两个核心领域,一个是工作与事业,另一个是生活与家庭,要把其中的任何一个领域经营好,都需要非常强大的能力,何况是两个领域呢?!
当人们的心理年龄还处在儿童期的水平时,他们在事业和家庭两方面都会面临很大的挑战;当人们的心理年龄达到青春期的水平时,他们开始有能力发展自己的工作与事业;只有心理年龄提升到成年期的水平以上,人们才能够既照顾好自己的事业,同时照顾好自己的家庭。
要拥有事业与家庭双丰收的圆满人生,这个人必先能聚焦于自我,具有全局的意识与方法,然后有效地区分优先次序;为人或处事的时候能够接纳包容,能客观地看到事情的两面性并进行正面建设,能够兼具感性与理性的平衡,既见事又见人。
这种能力中最重要的恰恰是界线,是全局,是次序,是接纳,是建设性,是通情达理。正因为这个原因,我们在成年期心理年龄之后,才开始探讨幸福这一根本性的话题。
成年期心理年龄,是人生幸福的心理和心力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