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侵权责任

第七节 侵权责任

一、侵权责任概述

侵权责任,是指侵犯他人的民事权益而应承担的民事责任。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有关侵权责任构成的规则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归责原则,是以侵权人从事侵权行为时的主观状态来确定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的原则,包括过错原则和无过错原则。(2)共同侵权行为,是指二人以上共同实施侵权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侵权行为。教唆、帮助他人实施侵权行为的,应当与行为人承担连带责任。(3)危险行为,是指二人以上不约而同实施危及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侵权行为。(4)侵权结果重合,是指二人以上分别实施侵权行为造成被侵权人同一损害的侵权状态。(5)连带责任,二人以上共同实施侵权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二、不承担责任和减轻责任的情形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免除或减轻侵权人责任的情形有:受害人过错、第三人侵权、自甘风险、自助行为。

受害人过错。侵权造成损害,受害人也有过错的,受害人应当承担适当的责任,法律可以减轻侵权人的责任。如果损害是因受害人故意造成的,行为人不承担责任。

第三人侵权。受害人的损害不是“侵权人”的行为造成的,而是“侵权人”之外的第三人造成的,由第三人承担造成受害人损害的侵权责任,“侵权人”不承担侵权责任。即谁侵权,谁担责。

自甘风险。自甘风险,是指行为人事先已了解某项行为可能伴随风险,仍愿为此行为,由此产生的责任自负。民法典第1176条第1款规定:“自愿参加具有一定风险的文体活动,因其他参加者的行为受到损害的,受害人不得请求其他参加者承担侵权责任;但是,其他参加者对损害的发生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除外。”自甘风险规则的确立,主要是纠正实践中相关机构被课予过重责任,进而影响到体育运动充分开展的倾向。同时,为避免该规则被滥用,民法典将其限制在文体活动的范围内,且活动组织者仍需尽到安全保障义务,便于明确相关机构正常开展此类活动的责任界线。

自助行为。民法典第1177条明确规定:“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情况紧迫且不能及时获得国家机关保护,不立即采取措施将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受害人可以在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必要范围内采取扣留侵权人的财物等合理措施;但是,应当立即请求有关国家机关处理。受害人采取的措施不当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另外,不可抗力、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等抗辩事由遵照民法典总则编第180条、第181条、第182条相关规定。

三、侵权责任的具体责任规定

(一)产品责任

产品缺陷,是指产品存在危及人身、他人财产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险。产品责任,又称产品侵权损害赔偿责任,是指缺陷产品造成消费者人身或者除缺陷产品以外的其他财产损失后,缺陷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应当承担的特殊的侵权法律责任。

(二)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

民法典第1208条规定,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的,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律和本法的有关规定承担赔偿责任。第1211条规定,以挂靠形式从事道路运输经营活动的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的,由挂靠人和被挂靠人承担连带责任。第1212条规定,未经允许驾驶他人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的,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的,由机动车使用人承担赔偿责任;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损害的发生有过错的,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但是本章另有规定的除外。第1217条规定,非营运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无偿搭乘人损害,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的,应当减轻其赔偿责任,但是机动车使用人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除外。

(三)医疗损害责任

医疗损害责任,是指医疗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在医疗活动中,未尽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技术规范所规定的注意义务,在医疗过程中发生过错,并因这种过错导致患者人身损害所形成的民事法律责任。民法典第1218条规定,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或者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

此外,民法典在吸收对患者隐私的保密责任这一规定的同时,还增加了对于患者个人信息的保密责任。民法典第1226条规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对患者的隐私和个人信息保密。泄露患者的隐私和个人信息,或者未经患者同意公开其病历资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四)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责任

民法典第1229条规定,因污染环境、破坏生态造成他人损害的,侵权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第1230条规定,因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发生纠纷,行为人应当就法律规定的不承担责任或者减轻责任的情形及其行为与损害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第1233条规定,因第三人的过错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被侵权人可以向侵权人请求赔偿,也可以向第三人请求赔偿。侵权人赔偿后,有权向第三人追偿。

(五)高度危险责任

高度危险责任,是指因从事高度危险作业而造成的他人人身或财产的损害所应承担的侵权责任。高度危险作业包括高空、高压、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高速运输工具等,这些作业都对周围环境有高度危险性。民法典第1236条规定,从事高度危险作业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六)饲养动物损害责任

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是,能够证明损害是因被侵权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担或者减轻责任。违反管理规定,未对动物采取安全措施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是,能够证明损害是因被侵权人故意造成的,可以减轻责任。禁止饲养的烈性犬等危险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遗弃、逃逸的动物在遗弃、逃逸期间造成他人损害的,由动物原饲养人或者管理人承担侵权责任。因第三人的过错致使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向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请求赔偿,也可以向第三人请求赔偿。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赔偿后,有权向第三人追偿。饲养动物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尊重社会公德,不得妨碍他人生活。

(七)建筑物和物件损害责任

物件损害责任,是指由物特别是有危险性的物件致人损害而应承担的侵权责任。禁止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的,由侵权人依法承担侵权责任;经调查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补偿后,有权向侵权人追偿。物业服务企业等建筑物管理人应当采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防止前款规定情形的发生;未采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的,应当依法承担未履行安全保障义务的侵权责任。

以案释法

高空抛物造成损害谁来担责

【案情回放】

某日,原告苗某某经过某社区27号楼2单元楼下,被天台掉落的砖块砸伤,后送到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治疗24天,被诊断为右肩胛骨骨折、右肩袖损伤。经司法鉴定评定苗某某右肩部损伤为十级伤残,右肩胛骨骨折内固定物后续需取出,手术费用约10000元。原告受伤后当即报警,经公安机关到当地调查,有多个在场人员反映当时楼顶有未成年人玩耍,在苗某某受伤后跑掉,楼顶地面有散落的砖块若干,但最终未能查明抛砖人的身份。于是,原告苗某某并没有起诉侵权人,而是将甲物业公司、乙物业公司作为被告讼至法院。请求依法判令二被告赔偿原告医疗费、伤残赔偿金、后续治疗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护理费、交通费等损失共计224554.46元;本案诉讼费由二被告承担。

法院经审理查明,两被告物业公司按照合同约定对小区负有安全保障义务,其未及时清理楼顶杂物,亦未设置风险提示,对原告被楼顶抛出的砖头砸伤负有一定责任,但与侵权人的责任相比,两物业公司的责任明显较轻,适当承担20%的赔偿责任。判决被告甲物业公司和乙物业公司各赔偿原告苗某某10%的损失。宣判后,三方当事人均未上诉,一审判决已生效。

【案例评析】

随着小区楼房越盖越高,楼上高空抛物、坠物致人损伤的风险增加,比比受伤的案例层出不穷,有些因为难以查清具体侵权人而无法得到赔偿。民法典及时规定了关于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的情况的处理,为处理此类案件提供了依据。在不能确定具体侵权人时,可以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赔偿,物业服务企业未采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的,也应当依法承担未履行安全保障义务的侵权责任。

本案中,可以认定原告系被楼顶抛下的砖块砸伤。楼顶周围围墙、斜坡、雨水沟、女儿墙的设置,及当时没有大风等较大的自然动力,即使有砖头从围墙上滑落也会掉在雨水沟内,而不会翻越女儿墙并掉落到距楼体十余米的位置。据调查,有群众反映有未成年人在楼顶玩,在原告受伤后跑掉,从楼顶落下的砖块应是当时在楼顶的未成年人抛出,该“未成年人”为侵权人。原告不起诉有可能抛物的“侵权人”,而要求先追究物业公司的责任,也有“熟人”的顾虑。

而甲物业公司根据《物业管理服务项目委托合同》约定,对小区负有管理义务,其将楼顶通道打开,未对楼顶上下人员及楼上物品进行管理,未采取设置警示标志等措施,未尽到应有的安全保障义务,对造成原告受伤负有一定责任。乙物业公司根据物业服务合同约定有对小区天台、上人屋面的保洁义务,而其未及时清扫楼顶砖块,亦负有一定责任。但与侵权人的责任相比,两物业公司的责任明显较轻,判决两被告对原告的损失各承担10%的赔偿责任。既维护了受害者的利益,也注意了小区邻里和谐关系。宣判后三方当事人均未上诉且已主动履行。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二百五十四条 禁止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的,由侵权人依法承担侵权责任;经调查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补偿后,有权向侵权人追偿。

物业服务企业等建筑物管理人应当采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防止前款规定情形的发生;未采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的,应当依法承担未履行安全保障义务的侵权责任。

发生本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的,公安等机关应当依法及时调查,查清责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