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对无人机使用频段规定
无线电频谱同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一样,是国家宝贵的自然资源,各个国家对无线电频谱都进行了法律管制,使用无线电频段必须遵守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为了方便无线电的使用,各个国家挪出某一频段开放给工业、科学和医学机构使用,这一频段也称为ISM频段(Industrial Scientific Medical Band)。应用这些频段无须许可证或费用,只需要遵守一定的发射功率(一般低于1 W),并且不要对其他频段造成干扰即可。ISM频段在各国的规定并不统一。如在美国有902~928 MHz、2 400~2 484.5 MHz及5 725 ~ 5 850 MHz三个频段,而在欧洲900 Hz的频段有部分用于GSM通信。而2.4 GHz为各国共同的ISM频段。因此,无线局域网(IEEE 802.11b/IEEE 802.11 g)、蓝牙、ZigBee、无人机遥控等无线网络,均可工作在2.4 GHz频段上。
无人机通信链路需要使用无线电资源,目前世界上无人机通信用到的频谱主要集中在UHF、L和C波段,其他频段也有零散分布。2015年3月10日,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关于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频率使用事宜的通知》,通知中规划了840.5~845 MHz、1 430~1 444 MHz和2 408~2 440 MHz频段用于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其中规定:840.5~845 MHz频段可用于无人机系统的上行遥控链路,其中,841~845 MHz也可采用时分方式用于无人机系统的上行遥控和下行遥测信息传输链路;1 430~1 444 MHz频段可用于无人机系统下行遥测与信息传输链路,其中,1 430~1 438 MHz频段应优先保证警用无人机和直升机视频传输使用,其他无人驾驶航空器使用1 438~1 444 MHz频段,无人机在市区部署时,应使用1 442 MHz以下频段;2 408~2 440 MHz频段可作为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上行遥控、下行遥测与信息传输链路的备份频段。相关无线电台站在该频段工作时不得对其他合法无线电业务造成影响,也不能寻求无线电干扰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