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 序】

【总 序】

广州旅游业的地域优势,给酒店业发展创造了巨大的想象空间。目前国际排名前十位的国际酒店集团已陆续进入广东省,酒店行业形成了国际化的群雄纷争的局面。酒店业的迅速发展,给“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提出了新的要求,这种新要求不仅仅体现在对于酒店业人才的巨大需求上,更突出体现在对于酒店业人才“质”的要求上。

1.酒店业的经营导向发生转变

酒店业已从提供基本的服务功能为主的产品导向,发展到以满足不同层次、类型需求为主的市场导向,进而趋向塑造服务品质为主的品质导向的高层次质量竞争,酒店的经营服务发展方向趋向综合性、多元化、多功能,以满足宾客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如希望在酒店文化氛围中得到自尊和满足。以往,酒店企业需要的是“按部就班”完成接待任务的守纪员工,而现在更多的要求是“全才”型员工。

2.现代科技成果运用于酒店的设备设施和服务方式

酒店行业科技含量正日趋提高,这就要求酒店业人才培养方面,在新课程的构建上突出对于新技术的应用,使学生符合行业科技发展的要求。

3.酒店接待服务不仅要求规范化,更是个性化服务的竞争

中国饭店“金钥匙”组织的服务理念是要“在客人的惊喜中找到富有的人生”,中职学校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学生就不仅要掌握规范的专业服务能力,而且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和结合专业的个性化服务,这样才能为宾客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酒店业发展的国际化竞争,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现有课程的设置与实施,由于注重技能训练而有利于标准化的学习程序,却忽视工作情境的创设,因而满足不了个性化、综合化服务的实践需要。因此,课程建设的方向就是让学生在创设的工作情境中开展以真实服务内容为载体的实践性学习,明确岗位指向,厘清职业标准,使教学与企业实际紧密结合,搭建人才培养与使用的“供应链”。

《旅游商贸类项目课程研究》是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笔者作为广州市旅游商务职业学校课题主持人,在4个专业开展了深入研究,其中《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项目课程研究》荣获教育部全国“十一五”规划课题一等奖。该套教材作为课题研究的成果终于和大家见面了。

该套教材的特点是以培养职业能力为目标,通过对酒店服务领域的系统分析,按照酒店服务岗位的工作结构及岗位间的逻辑关系和课程结构作整体的设计,在完成学习与工作任务时达到职业能力的提升。课程内容以服务过程中知识结构关系组织,教师通过服务过程中设计的服务实践任务,有机融合实践与理论知识。由于理论知识的学习是建立在工作任务完成基础上,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成功感,提高学习兴趣,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需要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共同制订完成任务的方案,讨论任务实施的程序,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研讨的能力,在真实服务任务的学习过程中完成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该套教材在开发过程中得到了许多酒店行业专家的参与和支持,在此表示深深的谢意。

广州市旅游商务职业学校

付红星

2012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