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历史文化街区的问题
2025年10月14日
1.4 历史文化街区的问题
留存至今的历史文化街区历经岁月的洗礼,物质性老化、功能性衰退和结构性衰退的问题日益突出。
1.保护与开发建设冲突加剧
当前,城市建设和历史街区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首先是文化名城保护意识淡薄,专项保护规划编制滞后或者难以实施。其次是商业性开发的利益诱惑,有些部门、单位片面追求开发成本和经济利益,以牺牲整体效益、环境效益换取局部效益、个人政绩,人为地加大了保护的压力。再次是现代城市理念陈旧,城市美学品位低下,简单地把城市建设视为建高楼、修大道,导致许多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传统街区和建筑在旧城大拆建中,遭到严重破坏。而新建筑的体量、造型同周边整体环境、历史建筑很不协调。
2.历史空间和现代生活需求的矛盾
历史建筑由于其诞生的社会背景、物质条件与现在不同,它虽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却反映出与现代生活的种种不适。如人们对现代化生活环境的追求,提出了对家庭空间的多种功能划分的要求。这些新的要求和变化,即使那些保存良好的传统建筑及其环境也难以满足。
3.功能的混合使用
多功能的混合是历史文化街区的一个突出特点。由于地理位置的优越,各种小商业、办公、娱乐餐饮等功能自发地融入历史文化街区,这种居住与商业自然混杂的城市结构不仅激发了居民的各种活动,同时也蕴含着无限的商机,有利于形成功能混杂的工作与居住平衡体。客观地说,这种混合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是历史文化街区保持活力的重要因素,但带有纯粹经济利益的自发性,又缺少引导和必要的设计,常会破坏历史文化街区的风貌。
4.普遍呈现衰退的迹象,垦待整修
由于居住拥挤乱搭乱建现象严重,多数历史文化街区超负荷使用,造成房屋破败、整体环境质量日趋恶化。基础设施落后、老化,远未实现生活设施的现代化,整体呈现出衰落、消极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