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 后续研究展望
6.4 后续研究展望
1.建筑室内保护与更新研究
建筑终究是要为人服务的,许多老建筑由于年久失修,设施落后,不能满足现代的使用要求,面临着被淘汰的危险。这种情况,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在面临,中国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大国,在经济迅速发展、城市进行大规模建设的今天,这一问题显得尤为突出。那么我们应当采取怎样的措施,才能有效保护那些具有一定人文历史价值的老建筑,保护传统与历史呢?在老建筑保护中,通过更新室内环境,焕发其新的生命力,以重新加以利用,是一种切实有效的保护策略。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更新利用,在更新利用的过程中促进保护,这是积极的保护,具有可行性、经济性和适用性,也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2.街区绿化种植研究
近百年的历史,给街区沉淀了参天的大树、斑斓的色彩和美丽的草坪,“最美八大关”指的不仅是漂亮的建筑,美丽的绿化更是值得深入研究。研究街区内的绿化树种的选择、搭配以及它们的自身特性,研究街区内园林布局和规模,研究那些历史沉淀下来的绿化种植,以人为本,遵循生态原则,从视觉景观、生态环境、大众行为等方面考虑,就可以创造出回归自然、融于自然的意境,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3.街区文化传承研究
历史文化街区是历史文化传统的载体,反映着城市历史文化的延续和发展,代表这一地区的发展脉络,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历史街区在某一地区历史文化上占有重要地位,拥有集中反映该地区特色的建筑群,其中或许每一幢建筑都不是文物保护建筑,但整体上具有非常完整而浓郁的传统风貌,是这一地区历史的见证。
建筑是石头书写的历史,历史将得以传承。中西合璧的文化底蕴是八大关历史文化街区昨天留给我们的历史,我们又将留给明天什么样的历史,街区文化传承值得好好研究。
【注释】
[1]祝莹.历史街区保护中的类型学方法研究[J].城市规划汇刊,2002.6.
[2]雇万泰.城市设计运行机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3]培根著.黄富厢,朱琪译.城市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4]方可.当代北京旧城更新[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5]吴良镛,方可,张悦.从城市设计的角度,用城市设计的手段看历史文化地段的保护与发展——以北京白塔寺街区的整治与改建为例[J].华中建筑,1998年第3期.
[6]夏健,龚凯.小城镇中心城市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7]仲德昆.淳溪镇淳溪街的空间模式及其保护性城市设计[J].新建筑,1993年第2期.
[8]中国电力网.道路照明若干问题(2)http://special.power.net.cn/js/spzmjs/spzmgc/15461239ACK9NMOB24J6F9BCNO4.shtml
[9]国家文物局网站http://www.sach.gov.cn/tabid/299/InfoID/30360/Default.aspx
[10]青岛日报,2011年12月25日,第二版。
[11]保护简况大部分内容引自百度百科网站http://baike.baidu.com/view/645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