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12 居庸关路重要建筑(4座)
4.5.12 居庸关路重要建筑(4座)
1.沈性静别墅(居庸关路9号)
建筑编号2001,位于居庸关路9号,建于1937年,由中国建筑师王枚生设计。砖石结构,地上三层,局部二层,有阁楼和地下室。原业主为沈性静。是当时八大关别墅群中体积较大的一幢别墅,它以不等高、不对称的造型体现出了现代派的建筑艺术。该楼红瓦盖顶,采用大型窗框结构,大部分墙体被窗户占据而且均镶贴大块玻璃,窗棂很少,给人以简洁、明快的感觉。该建筑造型大方,古典风格屋顶与简洁的墙面相得益彰,尽显典雅之美感。(图4-71)

图4-71 沈性静别墅
2.公主楼(居庸关路10号)
建筑编号1503,位于居庸关路10号,建于1941年,由俄国建筑师尤力甫设计。砖木结构,地上二层,有阁楼和地下室。原业主为德侨萨德。(图4-72)

图4-72 公主楼
庭院较大,主入口开在居庸关路上,和道路有一定高差,处理方式和“韩复榘别墅”类似,车行道口沿坡直进车库,人行入口通过台阶与庭院相连。建筑为北欧田园式风格,由一座尖塔与不规则斜顶屋组成,南部有方型平台。花岗岩砌基,屋脊双面陡坡呈尖耸状,开有可远眺海滨的气窗,墨绿色粉刷墙面上的楼层窗外,由白绿色马赛克嵌饰框边。建筑造型简捷、流畅、精巧、活泼。室内有壁橱、质地考究的木扶梯、地板及墙裙,房间小巧明亮,起居设施完备。室外西南有宽阔的草坪,衬托主建筑高雅、醒目、别具一格。高达15米的尖顶是该建筑的特色,强化了建筑的视觉美。
关于公主楼的来历,还有一段美丽的故事。据说在1929年,有一位丹麦王国的王子乘坐“菲欧尼亚”号豪华客轮来青岛游览观光。当他来到湛山海滨时,深为八大关美丽的海滨风光所吸引。1931年,丹麦王国在青岛设立了领事馆,首任领事叫赵亨生。丹麦王子遂委托赵亨生在八大关海滨购置土地,按照安徒生童话中的意境设计建造了这座丹麦古典式建筑,准备将其作为礼物赠送给丹麦公主。虽然丹麦公主最终没有来过青岛,但“公主楼”的名字仍不胫而走,广为传播。
档案显示这座建筑的业主孙天目领地后并未按时开工建筑,申请延期后再无相关记载。在1940年9月之前,孙天目已将此地块转让给一个外国人——萨德,因没记录,无从知道萨德究系何人。但从他在1940年9月提交的伐树建房申请中,可提取一些信息,如萨德登记的住址是栖霞路5号,这正是法国驻青岛领事馆的地址。萨德领地,尤力甫为其担保,从中可以推断,萨德与尤力甫关系很不一般,很可能不是法国领事馆的职员,就是尤力甫建筑事务所的职员。
3.姚协甫别墅(居庸关路11号)
建筑编号2003,位于居庸关路11号,建于1940年,由福生和尤力甫设计。砖木结构,地上二层,有阁楼和地下室。原业主为俄侨姚协甫,1939年,他从谭抒真手中购得地权,转年请照营造住宅。(图4-73)

图4-73 姚协甫别墅
西班牙田园风格别墅,建筑造型考究,比例匀称,质感强烈。尤其是南立面,用罗马柱拱券墙体构成一层长廊,并支撑起二层露台,尽显精美大气。建筑主入口采用长长出檐,较有特色。
1989年,电影《风流女谍》在此拍摄。这里曾住过许多领导人,包括陈云、彭真、徐向前、罗瑞卿、刘亚楼、陈少敏等人。陈少敏是青岛革命史上传奇女性之一,自幼大足,在青岛大英烟草公司(今颐中)做工时入党,人称陈大脚。她曾是青岛地下党领导人,抗日战争时期成为革命武装领导人,有很好的枪法,令日本鬼子胆寒,新中国成立后她曾担任工会工作领导人。
4.卜雷鸣别墅(居庸关路14号)
建筑编号1604,位于居庸关路14号,建于1937年,俄国建筑师怕士阔夫设计。砖木结构,地上二层,有阁楼。原业主为曾任东海饭店经理的卜雷鸣。因在此拍摄电视剧《宋庆龄和她的姊妹们》,故又被称之为“宋家花园”。(图4-74)

图4-74 卜雷鸣别墅
庭院很大,建筑居于庭院的中心偏东北,庭院树木葱郁,庭院中部设有花坛,四周草木扶疏,院墙低矮,白色花格栏杆与园中浓绿的花木相映生辉,分外柔和协调。建筑是欧式风格别墅,中轴对称,宽大的落地式门窗,造型简洁明快,阶前石座上放置着大理石雕做的花盆,别具特色。建筑南立面有两根圆柱和墙体形成三个拱形券廊,支撑起二楼挑台,凸显了建筑的简洁与高雅。
电视连续剧《宋庆龄和她的姊妹们》由著名女导演潘霞指导,潘霞毕业于青岛一中,读书时已是话剧团成员。她熟悉青岛,在拍宋庆龄一家在美国的生活时就选在这里拍摄,这里也因此被称为“宋家花园”。电影《第二次握手》中有关美国的场景也是在这里拍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