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5 韶关路重要建筑(6座)
4.5.5 韶关路重要建筑(6座)
1.金城银行别墅(韶关路22号)
建筑编号0511,位于韶关路22号,建于1935年由中国建筑师徐垚设计,砖木结构,地上二层,有阁楼和地下室。金城银行经理孙汝请照营造。北欧乡村风格别墅,建筑中轴对称,两翼突出,尖顶,大坡角折线屋面,阁楼和窗框贴红色露木装饰,与黄色墙面和大理石门框形成鲜明对比,十分醒目。(图4-38)

图4-38 金城银行别墅
金城银行曾经是一个希望“金城汤地、永久坚固”的财富故事。由周作民任总经理的金城银行1917年5月创办,1931年进入青岛,1934年由中国建筑师陆谦受为主设计了位于河南路、肥城路口的金城银行大楼,1951年,金城银行青岛分行随总行实行公私合营,1952年12月加入公私合营银行青岛分行。
2.前苏联公民协会旧址(韶关路26号)
建筑编号0513,位于韶关路26号,建于1942年,由建筑师王屏藩设计,砖木结构,地上三层,有阁楼。原为德国商人白少夫私宅,1946年,成了前苏联公民协会的会址。建筑屋面采用不对称多折坡形式,阁楼呈等腰三角形尖塔式,高高的山墙迎门而立,红瓦铺设的屋顶错落有致。整座别墅造型新奇别致,层次分明,幽雅突出,与居庸关路上的“公主楼”并称姊妹楼。(图4-39)

图4-39 前苏联公民协会旧址
1946年4月1日,前苏联公民协会在曲阜路18号成立,发起者为尤力甫·克里亚哲木斯基等十余人,1946年6月迁至韶关路26号,办理苏侨战后损失赔偿等事宜。新中国成立后,由于中苏为友好关系,留青的苏侨仍有400多人,占所有外侨的一半。1954年,由于中苏关系恶化,苏联侨民日益减少。1955年4月18日,前苏联公民协会正式闭会。
3.霍华士别墅(韶关路28号)
建筑编号0514,位于韶关路28号,建于1937年,由建筑师穆留金设计,砖木结构,地上二层,有阁楼,原业主为英国人霍华士。1948年,一度有“青岛要塞司令部”使用。(图4-40)

图4-40 霍华士别墅
建筑居于庭院的东边,靠近韶关路,后面院落较大。建筑为欧式风格建筑,建筑东面和南面设有入口,入口突出,挑檐较大,配合三角形尖屋顶,给建筑增加了厚重的层次感。
4.于立庭别墅(韶关路49号)
建筑编号0201,位于韶关路49号,建于1945年,由中国建筑师赵子红设计,砖木结构,地上二层,原业主为于立庭。(图4-41)

图4-41 于立庭别墅(上为建筑,下为入口)
庭院地势高差较大,南高北低,庭院入口设计结合地形,人车共用一个入口,车辆直接进入地下车库。建筑居于庭院的北边,前院较大,一层设室外敞廊,建筑比较破旧。
5.番利夏波尔特夫人别墅(韶关路50号)
建筑编号0113,位于韶关路50号,建于1934年,由中国建筑师范维滢设计。砖混结构,地上二层。原业主是英侨番利夏波尔特夫人。(图4-42)

图4-42 番利夏波尔特夫人别墅
这是一栋纯白的现代式别墅,建筑中轴对称,两翼折线式微微向外突出,直线条的竖开窗,屋檐伸出不多,二层退后,留有较大室外平台,庭院周围被绿色的植物包围。
6.东亚大饭店旧址(韶关路54号甲)
建筑编号0116,位于韶关路54号甲,建于1936年,由中国建筑师马腾建设计。砖混结构,地上四层。原业主为奚振久,是在八大关街区中都是单体小楼,唯这里是例外,好在它处于八大关的边缘,没有破坏街区的整体风貌。有记载该建筑原是日本人建的东亚大饭店,1990年,青岛各民主党派市委机关迁入办公,对该楼进行过改扩建,将原有三层接建为四层,平屋顶改为瓦屋顶。(图4-43)

图4-43 东亚大饭店旧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