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研究方法

1.8 研究方法

文献法:通过到青岛市档案馆、青岛市城市建设档案馆查阅档案和网络搜集等方法,着重收集与八大关历史文化街区相关的文献,如年鉴、地方志、出版物、新闻报道等;与街区建设相关的文献,通过对其进行选择、阅读、整理,为本研究提供系统资料。

实地调查法:通过大量的实地调查,采取现场拍照、现场测绘等方式收集资料,既可以补充文献资料的不足,又可以对照实际情况,提供研究者空间感,现场的感受有助于对文献资料的理解和掌握。

比较研究法:同一历史时期在不同的地点会演绎相似的历史。根据这样的一个事实,本研究对同一时间跨度段中不同的空间或相似空间范围内不同的时间、体制、方式,进行对比研究,最后依据目前比较成熟的理论和方法,得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些许建议。

【注释】

[1]青岛市规划局关于对市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平字第339号建议的会办意见,2006.11.2.

[2]〔德〕托尔斯泰·华纳.近代青岛的城市规划与建设[M].青岛市档案馆,编译.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

[3]董鉴鸿.中国城市建设史(2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4]杨秉德.中国近代城市与建筑(1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5]青岛档案馆.帝国主义和胶海关[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1986.

[6]青岛档案馆.中国收回青岛档案文献汇编[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1998.

[7]青岛档案馆.胶澳租借地经济与社会发展——1897—1914年档案史料选编[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

[8]中国档案馆.青岛开埠十七年——《胶澳发展备忘录》全译[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7.

[9]青岛市博物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青岛市社会科学研究所.德国侵占胶州湾史料选编(1897—1898).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7.

[10]青岛市档案馆.青岛地图通鉴[M].济南:山东省地图出版社,2002.

[11]华纳.德国建筑艺术在中国(1版).Hongkong:Everbest Printing Co.Ltd.1994.

[12]徐飞鹏,张复合,村松伸,堀内正昭.中国近代建筑统览——青岛篇[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13]陈雳.楔入与涵化:德租时期青岛城市建筑[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2010.

[14]青岛市文物局.融合万方——八大关[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

[15]鲁海,姜岱积.青岛八大关[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