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去的飞鹰
——高志航
淞沪会战爆发后,日本海军第三舰队司令官长谷川清指示航空队:“要置中国于死地,最重要的就是控制住上海、南京这条线,并覆灭掉中国空军。”当时,中日空军实力对比悬殊。中国空军尚属“幼稚园”水平,能作战的飞机不超过三百架,其中最先进的战斗机,也是多年前从美国引进的“老掉牙”的霍克3。而日本空军实力强大,拥有陆军飞机一千架、舰上飞机一千二百架,且每月可制造六十架飞机。实力强大的日本空军十分狂妄,对中国空军不屑一顾,甚至不承认中国有空军。特别是日本的空中精锐木更津航空队,更是张牙舞爪、不可一世,傲慢地向中国空军下战书。
1
日军的狂妄骄横,激怒了一个叫高志航的东北人。他决心要和日本人在空中拼“刺刀”。
十三年前,沈阳东北军总司令部大礼堂,一个身材矮小的年轻人双手接过法国牟拉纳航校入学证书,心情激动地向少帅张学良敬礼报告:“报告总司令,保卫祖国,做一名空中英雄,就是我今生的奋斗目标。为了实现我的目标,从现在起,我把自己的名字高铭久改为高志航,以示决心和志向,请司令批准!”
“航空救国”是高志航儿时的梦想。在那样的峥嵘岁月,这梦想能成真,实属不易。这年8月,高志航一行二十八人到达了牟拉纳航校,幸运的是,他们的主教官竟是冯瓦德格利斯,此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一人击落过敌机十几架,因此获得了“空军老狼”的称号。他们接受了两年严格苛刻的飞行训练。回国后,高志航被委任为东北航空处飞鹰队队长,并兼任东北航空学校教官。任教期间,他坚持培养学员的顽强作风和品质,对学员的要求近乎苛刻,连平时走路都不得轻松漫步,必须小跑,以养成在空中抢时间的好习惯。
高志航
“九一八”事变爆发时,高志航快步跑到机场,准备随时升空为国效命。可是,他发现机场已经全部被日军封锁。原来由于采用“不抵抗主义”,那一百多架他视若珍宝的飞机,全部被日本鬼子一锅端了。那天,一贯坚强冷硬的高志航抱头号啕大哭,那是交织着悲愤、憋屈、无奈的男儿泪啊,他发誓要“报国仇,雪国耻,复国土”。
“流浪!流浪!整日价在关内,流浪!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一首《松花江上》,让无数东北人眼泪纷飞!高志航和战友们决定分头南下,想办法为国效力。高志航化装成富家子弟,离开了家乡,几经曲折,来到南京,找到中央航空署。在牟拉纳航校校友的推荐下,高志航见到了航空总队队长毛邦初少将。毛邦初自是喜不自胜,紧握着高志航的双手说:“久仰高大队长的飞行技术和训练水平。当前国家正在用人之际,中央航空署欢迎你。”他顿了顿,接着说:“但是本署规定,凡空军军官不能与外籍女子通婚。听说大队长夫人是俄国人,本署不能违背规定,还请高大队长慎思,二者善择其一。”
2
在心爱的妻子和钟爱的战斗机之间二选一,于高志航而言,这绝对是个天大的难题。
担任东北航空学校教官期间,在一次滂沱大雨中,高志航乘坐双座教练机带领新飞行员练习复杂气象飞行时,由于新飞行员操作不当,致使飞机歪倒在稻田里,高志航腿部受了重伤。在一个娴雅端庄的俄国护士的推荐下,俄国医生为高志航做了复杂手术,使他的腿很快痊愈。高志航康复后,他与那名俄国护士的爱情瓜熟蒂落。她叫佳利,是十月革命后,流亡在东北的俄国贵族后裔。一年后,他们有了一个可爱的小女儿,高志航给她起名叫支利,中国名字叫小利利。
夜里,高志航辗转反侧,不能入睡。他与妻子相亲相爱,一路相扶相携走来,经过多少风雨坎坷,他们相约要牵手走过人生的四季,一起慢慢变老。如今妻子的一颦一笑都历历在目,女儿天真无邪的笑容也时时浮现在眼前。当年,高挑美丽的妻子,不顾家人的强烈反对,追随他嫁到贫穷动荡的中国,无怨无悔。他受伤住院期间,妻子亲手喂饭喂药,端茶倒水,搀扶他练习走路,无微不至。他忙于工作,总是疏于照顾家人,都是妻子,尽心尽力,替他孝敬父母,抚育女儿。痛苦咬啮着他的心,泪水不知不觉地淌湿了枕巾……良久,他猛地坐起来,在狭小的房间里不停地徘徊,如同笼中困兽。最后,他走到桌前,拿起信纸写道:
佳利爱妻:
9月19日一别,竟会成为我们的永别,昔日深情未及回报万一,然国难当头,又何以为家?我身为军人自当以身报国。为了国家的独立,民族的独立,民族的生存,为了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华,我决心毁家纾难,虽赴汤蹈火,亦在所不惜。儿女情长,一己之私,均置之度外。吾妻贤德,深明大义,窃以为不致怨恨于我,望吾妻自多珍重,并拜托养育女儿利利成人。大德不遑言谢,深情无缘回报。届此即为路人,甚感惶愧。然军纪严明,亦无可奈何也。权衡国家之难,自当舍家而为国矣。
这一封别样的“休书”,把家国的仇恨、民族的危亡浓缩在短短的几句话里,句句都是血泪,都是深情。为这个“大家”,高志航舍弃了自己温馨的“小家”,舍弃了深爱的妻女。
又能驾驶飞机,翱翔蓝天,抗击侵略者了,高志航当众发誓:“我是一个流亡者,我要打回东北老家去,要为东北三千万同胞复仇。”至死,高志航都没有再见到自己的妻子和女儿。
3
“一·二八”事变爆发后,中国空军力量的薄弱,已显露无遗,飞机损失一架就少一架,亟须更新补充。迫于抗战的需要,国民中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献机活动”和“发行航空奖券”,好不容易筹得资金六百五十余万元,赶紧向美国订购六十八架新式飞机,但由于美国保持“中立”态度,新式飞机没能如愿购到。只好另谋出路。
1935年8月,国民政府派员参加意大利都灵国际航空订货会考察飞机,高志航作为试飞员随同前行。这次订货会空前盛大,看台上各国武官和飞机制造商会聚一堂。法西斯头子墨索里尼也神气活现地坐在主席台上观看飞行表演,看过高志航的试驾飞行后,一向瞧不起亚洲人的他拍着高志航的肩膀说:“不可思议,像你这样出色的飞行员在意大利,不,在整个欧洲,也只能找到一两个。希望你留在意大利,为意大利服务,我将给你最高的酬金和最好的职位。”高志航不卑不亢地答道:“谢谢阁下的夸奖和邀请,不过,我的职位在中国,我只愿做一名中国军人。”一向骄傲自大、说一不二的墨索里尼遭到拒绝,非但没有生气,反而钦佩高志航的行为,他将随身所带的钢笔手枪送给高志航作纪念,并称赞他:“你是一名真正的军人,你会成为一名英雄。”
4
高志航终于等来了杀敌的机会。杭州西湖向东约八公里的笕桥,成为中日首次空战的主战场。
淞沪会战掀开战幕时,台风正过境华东沿海。当天下午,中国空军发布对日作战第一号令,急调驻河南信阳、周家口和许昌的第二、第四和第九飞行大队至安徽广德、浙江笕桥和曹娥机场,参加淞沪会战。
8月14日14时50分,日军精锐木更津航空队和鹿屋航空队从台北新竹机场出发,十八架“三菱96”式轰炸机分两批飞往杭州上空,气势汹汹,目标直指笕桥机场。几乎同时,高志航的第四驱逐机大队也从河南周家口机场起飞。前一天晚上,在南京领命的高志航电告第四大队:“全大队于14日飞抵笕桥。”
这天,杭州正处于台风眼中,狂风大作,雷雨交加,像有一双愤怒的手要撕裂整个天空。第四大队的黄色“霍克”驱逐机群在气流中颠簸,迎着狂风暴雨呼啸前行。从南京赶回笕桥机场的高志航,浑身湿淋淋地站在机场跑道上,两眼紧盯着天空,心急如焚。防空哨所刚刚打来电话,九架敌机正经由曹娥江飞向笕桥。
击落的日机
雨云里钻出一个黑点,两个、三个,是霍克机!飞机盘旋在机场上空,领头的中队长李桂丹已对着跑道俯冲下来,跑道上掀起一片水浪。高志航对着飞机挥手大叫:“停止着陆!停止着陆!”李桂丹看到大队长焦急的神色,马上一拉操纵杆,轻巧的霍克机一昂头,又冲上了天空。编队的其他飞机见状,也立刻一架一架重新飞上天。高志航长舒一口气,转头看见自己的座机已滑到身旁,立刻跳进机舱,昂首上天。第四大队辗转千里,未及加油加弹,便投入了空战。
云层中传来低沉的轰鸣声。日军轰炸机来了,它们三架一组,呈“品”字形编队,在五百米高空中投下炸弹。两声巨响,机场的机库棚顶被炸飞了。听到轰炸声,藏身云雾中的高志航机群立即穿云下降,骄纵的敌机根本没想到空中竟有中国飞机等着。高志航率先锁定目标,敌方飞行员一边俯冲摆脱,一边将炮口伸出来。高志航重重地压下扳机,敌机油箱被击中,一头栽下钱塘江畔,来不及抛出的炸弹触地爆炸,火光冲天。高志航首开中国空军击落敌机纪录。空战持续约三十分钟,中国空军以6∶0的优秀战绩,狠狠地抽了狂妄的日本人一记响亮的耳光!
这是年轻的中国空军最扬眉吐气的一天。
5
两小时后,杭州报纸就出了号外。杭州沸腾了,华东沸腾了,中国沸腾了。但更大规模的空战也随之开始。次日凌晨,无法相信自己失败的日军,从他们的“加贺”号航空母舰上起飞,再次袭向杭州和上海。高志航们早就摩拳擦掌等着了,短短三天,日机被击落十二架,“96”式轰炸机被击伤不能再战的,仅15日一天就超过十架。三天后,日军两个航空队被迫停止攻击,鹿屋航空队队长石井义大佐剖腹自杀以谢罪。
“笕桥空战”戳破了日本空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轰动了整个世界。高志航被晋升为空军驱逐机上校司令,第四航空大队更名为“志航大队”,8月14日被定为中国“空军节”,高志航更被誉为中国的“空军军神”,他和乐以琴、刘粹刚、梁天成,被合称为中国空军的“四大天王”。此后,日军飞行员对高志航又恨又怕,连发誓时都说:“我要做了亏心事,出门就碰上高志航。”
更严峻的战事还在后头,中国空军亟须壮大力量。苏联首先伸出援助之手,开通了从苏联的阿拉木图经兰州到汉口的航线,并派遣空军志愿队来华作战。高志航奉命带领一批最优秀的飞行员赴兰州接收苏联的新式飞机。11月21日,高志航率领的十四架战机因连日大雨,陷在周家口机场动弹不得,又因汉奸的告密,遭到日机偷袭,大部损失。高志航连续三次发动飞机都未能成功,但他毫无躲避之意,在日机的疯狂轰炸中,一代空将壮烈殉国。牺牲时,他的双手还紧紧握着飞机操纵杆。
英雄远去,抗战却要继续。八年的铁血抗战中,中国的空军从未缺席。从东海之滨到万里长江,从九州岛上空到喜马拉雅山之巅,到处留下了中国雄鹰战斗的身影。器不如人,中国空军总是充满悲壮、充满血泪,但初生牛犊不怕虎,年轻的斗士们英勇无畏,在空中为侵略者准备了一个又一个坟墓。中国的蓝天上,有他们响亮的声音,饱受敌机轰炸的中国人民,才不绝望;妄自大的日本空军,才有所忌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