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敢横刀立马
——彭德怀
1940年,抗日战争进入第四个年头,是中国时局空前危险与抗战空前困难的时期。第二次登台的近卫文麿内阁看到法国新败、荷兰已亡、英国无暇东顾的“天赐良机”,企图迅速结束中国战事,移兵“南进”。这年夏初,日军发动襄宜战役,占领宜昌,控制入川门户,又迫使英法封锁滇越国际交通线,截断国统区的对外通道,同时制订“101号作战”计划,对重庆狂轰滥炸,逼迫蒋介石投降。另一方面,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加紧推行“囚笼政策”,他们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据点为锁,辅以封锁沟和封锁墙,构成一条“钢铁封锁线”,妄图把八路军分成若干小块,然后逐个“蚕食”。
1
形势如此严峻,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内部却摩擦不断,“八路军游而不击”、“专打国军,不打日本人”的谣言四起。当八路军消灭了“摩擦专家”朱怀冰三万多人后,八路军副总司令彭德怀毅然决定:一定要组织一次大的战役,给日本侵略者以狠狠的打击,扭转这个空前困难的局面。
这年春天,朱德总司令奉命离开八路军总部前往洛阳,与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谈判停止国共摩擦问题,然后秘密返回延安,协助毛泽东指挥全国敌后抗战。参谋长叶剑英在重庆协助周恩来。因而,彭德怀成为即将发动的百团大战的实际指挥官。
太行山下,桃花不识愁滋味,依旧笑逐春风。太行山区的武乡县砖壁村八路军总部作战室内,新增添了一幅正太铁路的地形图。彭德怀常常一个人待在这间挂满地图的屋子里,废寝忘食地翻阅敌情资料,在一幅幅地形图前凝视沉思,正太、同蒲、平汉、津浦、平绥、北宁、胶济七条铁路干线,是日军对根据地装置“囚笼”的纵横支架,而正太路恰好处于中心位置。渐渐地,这条全长二百四十公里,横贯太行山脉,连接平汉、同蒲二线的“钢铁动脉”,在他的眼里化成了一条熊熊燃烧的火龙。一天晚上,他突然拍着破旧的木桌大叫道:“我们从南北两面对正太路来个大破袭,打通晋察冀和太行区的联系。”
1940年7月22日清晨,太行山麓的小山村里,一束束无线电波透过日军的严密监视,把八路军总部一项极其重大的秘密作战命令,传达到分处敌后的各师、军区领导人聂荣臻、贺龙、关向应、刘伯承、邓小平等手中,同时上报中共中央军委。这便是有名的彭德怀、左权签署发布的破袭正太路战役预备命令。战斗将在8月20日打响。
2
8月20日夜,天上繁星闪烁,耳边秋虫啁啾,一队队隐蔽在青纱帐里的八路军指战员静静地等待着总攻信号升起。晚8时整,各兵团按预定时间发起攻击,八路军战士们如猛虎下山,迅速扑向日军控制的据点、车站、桥梁、碉堡。枪炮声、爆炸声、喊杀声震撼着正太路和同蒲路、平汉路等交通线的指定地段。这是中国军队主动向日军发起的进攻。这晚,彭德怀一直待在指挥室里,一夜没合眼,等待着前线的消息。第二天凌晨,他首先收到刘伯承发来的捷报,接着传来聂荣臻的佳音和贺龙发来的战报。连续两天,一份份捷报雪片似的发至总部。一向不苟言笑的彭德怀,嘴角不禁上翘,眉间泛起了丝丝笑意。22日午饭后,彭德怀和左权在作战室听取战况汇报,当作战科长汇报实际参战兵力达一百零五个团时,左权高兴得跳起来说:“好!这是百团大战,作战科要仔细查对确数。”彭德怀接口说:“不管是一百零几个团,就叫百团大战好了。”并当即拟电文发至各兵团,同时上报中央军委,将此次破袭战正式定名为“百团大战”。
拆除日军碉堡
战斗持续了一个半月,八路军总部部署的交通破袭任务基本完成,八路军各部把日军六个师团十个独立混成旅团和大量伪军严密控制的交通干线打得七零八落,陷于瘫痪和混乱状态。特别是八路军又攻克天险娘子关,举国震动。狂妄的日军声言对八路军要“重新认识”。毛泽东特别致电彭德怀说:“百团大战真是令人兴奋,像这样的战斗是否还可组织一两次?”
华北日军损失惨重,新任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多田骏恼羞成怒,心气正旺的他一直想在华北有一番作为,结果却连连“出丑”。气急败坏的多田骏叫嚣着要给八路军加倍回击,他下令活捉正在前线指挥作战的彭德怀和左权。从10月6日起,日军调动数万兵力向华北各抗日根据地进行报复性“扫荡”。实际上,这是日军一贯的作战规律,每次失败后,日军必然出兵报复,失败得越惨,报复得越凶,而且常常是败兵刚刚收队,大队人马就立即扑来,妄图趁八路军沉浸在胜利中时,打个措手不及。与以往相比,日军此次报复性“扫荡”更加疯狂,手段更为残暴。他们见人即杀,逢屋即烧,遇牲畜和粮食即抢夺或焚毁,水井用后则一律封埋或投毒。在日军歇斯底里的摧残下,不少村庄被烧成灰烬,片瓦无存。本是秋收时节,太行山上的庄稼、树木金黄的色泽,能带给穷困的百姓一丝收获的欢悦,而今,庄稼、树木、家园都化为灰烬。希望凋敝,前路茫茫,整个太行山仿佛笼罩在一片凄风苦雨里。
3
一个个变成废墟的村庄,一群群衣衫褴褛、流离失所的百姓,让彭德怀万箭穿心般痛楚。决不能让日军再暴虐下去!打一两个大的歼灭战,打退敌人的进犯攻击,扑灭他们的嚣张气焰,成了彭德怀日思夜想的心愿。10月19日,彭德怀向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一二〇师、第一二九师等部队正式下达了“反扫荡”作战的命令。由于日军来势凶猛,为了八路军总部的安全,彭德怀率领总部指挥机关在山西武乡县境内不停地转移。同时,他又急电在前线作战的八路军总部特务团速向总部靠拢。
10月下旬,日军第三十六师团冈崎大队约五百人,在太行山上横冲直撞,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一天,他们误打误撞到了八路军总部黄崖洞兵工厂。该兵工厂是八路军总部在华北敌后建立的最大的武器弹药生产基地,曾被朱德誉为八路军的“掌上明珠”。接到日军进犯黄崖洞兵工厂的报告后,彭德怀立即命令第一二九师三八六旅赶往黄崖洞歼灭日军。日军见八路军大队人马来援,在兵工厂内放了一把火后迅速逃离。随后,冈崎大队继续西犯,打到武乡县蟠龙镇关家垴附近。冤家路窄,恰巧遇到在蟠龙镇附近休整的第一二九师陈赓旅和决死一纵队。
决不能让冈崎大队退回老巢!彭德怀决心亲自消灭这股日军。他驰回蟠龙镇,左权及刘伯承、邓小平等人也先后赶来。当晚,彭德怀召集第一二九师的师、旅干部开会,正式下达八路军总部的作战命令。
正当彭德怀调兵遣将、分头合围时,日军冈崎大队或许是觉察到了即将降临的厄运,连夜占领了关家垴。关家垴位于太行山抗日根据地的腹心地区,在武乡县蟠龙镇砖壁村正北十三里处。这一带山岭起伏,沟壑纵横。关家垴是群山环抱中的一座高高的山冈,山顶是一块方圆几百米的平地,非常适合排兵布阵。它的北面是断崖陡壁,下面是一条深沟,东西两侧坡势陡峭,只有南坡比较平缓,可作进攻路线。因此,关家垴绝对是易守难攻的好地方。南坡的对面是一个比关家垴更高的柳树垴,二垴互为犄角,在柳树垴上可用火力控制通往关家垴的小路。冈崎大队同时占领关家垴和柳树垴,并连夜构筑工事,在关家垴山顶的平地上,日军又架起了几挺机枪。这样一来,日军就在关家垴和柳树垴布成了一个严密的火力网。
10月30日凌晨4时,八路军总部指挥所发出了总攻击信号。随着几发炮弹准确落到日军前沿阵地,各路官兵对关家垴和柳树垴同时发起了攻击。但由于地形过于复杂险要,日军武器又精良,八路军每攻下一个阵地、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不小的代价。日军虽然伤亡不小,但他们仗着关家垴的有利地形,困守待援。第二天上午9时左右,关家垴上空飞来了几架日军飞机,对进攻中的八路军实施狂轰滥炸。关家垴地形狭窄,八路军投入进攻的兵力较多,日军飞机的轰炸给八路军造成巨大威胁,不得不暂时停止进攻。等日军飞机狂轰结束,各部继续进攻。
4
我方部队进攻受阻,且伤亡较大,这让在前方指挥作战的陈赓坐立不安。几番思量后,陈赓拿起电话,向彭德怀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此处地形对我十分不利,是否可以把冈崎大队放下山来,另选有利地形打他的伏击?”“不行,一旦放走日军,就很难再打着他了,必须在此将其消灭!”彭德怀态度坚决,不容商量。“这样打下去,代价太大了!”陈赓想继续说服彭德怀。彭德怀拍着桌子命令说:“就是拼光了,也要拿下关家垴!”一天后,刘伯承也打来电话,建议部队暂时撤围,另寻战机。对前方战况,彭德怀当然清楚,也知道进攻部队打得艰苦,伤亡较大。但一直以来都想消灭一两路日军,打一个漂亮大歼灭战的彭德怀,怎肯放走这股日军?彭德怀仍坚持打下去。最后,刘伯承也有些生气了,毫不客气地对上级彭德怀说道:“你这是赌气,蛮干!这一仗,我不同意再打!”彭德怀也终于按捺不住火气,在电话中发起了牛脾气:“拿不下关家垴,就撤销第一二九师的番号,杀头不论大小!”
彭德怀坚决要赢得这场战斗的胜利。在他看来,八路军是坚持敌后抗战的主力军和正规军,不但要会打游击战——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必要时,也要能猛攻坚守,打正规仗,顽强拼杀,啃硬骨头。心急如焚的彭德怀放下电话后,跑出窑洞,来到距离日军控制的垴顶五百米处作近距离观察。他一身旧灰军装,一脚抵着壕沟,双手举望远镜,身体向前倾,双眼紧盯前方。随军记者拍下了这一英勇的历史瞬间,日后,这成了人们心目中最熟悉的彭德怀形象。
彭德怀指挥百团大战
透过望远镜,只见战士们奋不顾身地冲上去,然后栽倒、流血,彭德怀心中焦急万分,但他咬牙坚持打下去。刘伯承继续组织部队向前攻击,他拿起望远镜观察前方攻击地形,忽然,连接关家垴陡崖崖顶与壕坎间的斜坡上隐隐露出的黄土吸引了他的目光。刘伯承计上心来:“挖暗道,通上去!”他一面组织火力佯攻,吸引日军注意力,一面组织人员从壕坎下面挖掘通往关家垴山顶的暗道。七六九团终于成功挖通暗道。日军以为八路军还从斜坡往上攻,正全神贯注地盯着斜坡,没想到八路军突然从他们屁股后面冒出来。一阵手榴弹响过,关家垴山顶阵地上的日军顿时陷入混乱。隐蔽在壕坎下的突击队趁势冲上去,双方随即展开激战。八路军最终控制了制高点,骄横凶残的冈崎大队被歼灭过半。11月1日,日军大批增援,彭德怀下令撤退。关家垴战斗,八路军打得艰苦,伤亡近两千人,但此后日军再也不敢以一个大队的兵力深入根据地扫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