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肉丸,化不开的情结
一提起潮汕牛肉丸,相信很多人都会和我一样,有特别的亲切感,特别是那些出门在外的人,一回到潮汕,都会到老市区小摊档找吃的。在一家小摊档前,对着店家手一挥:“老板,来一碗牛肉粿条汤。”于是,坐在小凳上,对着那油亮的小桌子不停地擦擦,等候那热气腾腾、奇香扑鼻的粿条汤。
一勺下肚,所有的味蕾和器官都兴奋起来,吃性紧的人,都会迫不及待低头享受那美食,“呼啦呼啦”的吸食声,让旁边的人也似乎享受到这地道的潮汕美味;喝完最后一口汤,整个人得到前所未有的满足,然后摸着肚皮,打着饱嗝,剔着牙缓缓悠悠地走开了。
记得读大学第一年,放暑假那天,我匆匆忙收拾行李,几个钟头的车程颠簸,一点也不觉得累,所有的期待和兴奋都压住了路程的疲惫。到了车站下车,提着大包小包,归心似箭,穿过池塘小径,掠过榕荫,绕过小院,踏进家门。等候多时的父亲,看到风尘仆仆的我,眉宇间也舒展着笑容,桌子上已摆好母亲做的饭菜。父亲知道我的心思,丢给我一个眼神,父女俩会心一笑,他也不管母亲的阻挠,拿起家里那绿色的浅口壶,然后乐颠颠地骑自行车到村头巷口去买牛肉粿条汤。两块钱的一碗粿条汤,上面浮着三颗牛肉丸,晃晃荡荡,诱惑着一张贪吃的嘴脸。我迫不及待地夹一个入口,一咬,香香脆脆,油汁横溢,牛肉特有的浓香充斥整个口腔,舒爽极了!
幸福的感觉就在父亲慈爱的微笑里,在这香油油的汤水中。
不管时空有多远,距离有多长,家的味道,家的温情,永远是每个人心头最美最甜蜜的挂念!
一直以来,我对牛肉丸情有独钟,长大后也念念不忘,童年、少年、青年一直追寻着,不管到了哪里,每次吃它,都有一种特别的亲切感,特别的味道。
潮汕牛肉丸是一道有名的小吃,独特的做法成就了它的品牌。潮汕牛肉丸的做法跟很多地方的牛肉丸不同,独到之处让很多外地人惊讶。
我曾经看过捶打牛肉丸的壮观场面。那一排整齐的大砧板,一大片红嫩嫩的牛肉,年轻的小伙子,抡起棍子捶打,那充满力量的捶起捶落,捶打的节奏错落有致,声音浑厚雄壮,让人以为是在看一场精彩的绝技表演。
那次采访,我了解到整个牛肉丸的制作过程,从捶打、搅拌、拍打到挤丸都有非常讲究的做法。制作时先要把新鲜的牛肉去筋后切成大片的肉,不能切碎的,目的是保持肉的纹路,再用一种专门的不锈钢锤刀用力不停地捶打,一直捶到牛肉变成肉酱为止。
捶好的肉酱放进一个不锈钢的大盆里,加上精盐、生粉、味精,搅拌均匀后还要不断地拍打,直到肉酱抓起来后不会下掉为止。这就是牛肉丸有嚼头有韧道的原因。
最后就是挤丸了。纯手工的制作,吃起来更有味道。只见师傅们抓一把肉酱在手心,紧握拳头,把肉酱从拇指和手指的缝隙里挤出来,再用羹匙把肉丸一个个挖走放进温水盆里定型,一粒粒的牛肉丸就不会软黏黏的。师傅们挤一个挖一个,很快盆子里就挤得满满的,速度快得令人目不暇接,享受口味的同时也是享受一场生动有趣的绝活表演。
我不知道别的丸类是否如此制作,牛肉丸的制作我是全过程做了跟踪,它独特的味道跟制作过程有很大的关系。这也许正是潮汕牛肉丸出名的原因吧。
潮汕牛肉丸不但本地人对它情有独钟,很多外地朋友也经常慕名而来,它已经是名声远扬了。上次我要出差,问外地的朋友需要带什么特产过去,他毫不思索地对我说三个字:牛肉丸。
常吃牛肉丸对身体也有好处。书上说牛肉有补中益气,滋养脾胃,强健筋骨,化痰息风,止渴止涎之功效,适宜于中气下隐、气短体虚、筋骨酸软、贫血久病及面黄目眩之人食用。想必我年少的强壮身体也跟牛肉有关吧?想找那个常为我买牛肉丸的人问问,可他已经驾鹤西去,再也吃不到他为我买的牛肉丸了,再也看不到那张慈祥的笑脸了……
嘴馋了,想吃时只好自己去买。现在是十块钱一碗的粿条汤,比当年贵了几倍,似乎也不是当年的味道,想着想着,有一种咸咸的东西自眼中溢出,滴落在汤碗里,混着汤水一起喝下去……
(文/杜祝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