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代际收入流动性的实证研究 经济机制与公共政策》简介
《中国代际收入流动性的实证研究 经济机制与公共政策》这本书是由陈琳创作的,《中国代际收入流动性的实证研究 经济机制与公共政策》共有112章节
1
前 言
代际收入流动性(intergenerational income mobility)指子代在收入分布中所处地位相对于父代的变动情况。适度的代际收入流动性具有公平...
2
第1章 导 论
...
3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我们生活在一个物质文明飞速发展而同时又充满着不确定性的年代1。这是世界经济从1800年左右走出马尔萨斯陷阱、进入快速增长的第三个百年之初;也是中国经济在经历了千...
4
1.代际收入流动性与效率、增长
人力资本3对于经济增长的核心影响,使代际收入流动性研究具有重要的效率意义。自工业革命以来,能源动力和物质资本相继成为引导近现代经济增长的核心要素;但是,随着经济...
5
2.代际收入流动性与公平、正义
J.Rawls在其《正义论》的开篇第一句话中讲道:“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美德,正如真实是思想体系的首要美德一样”,并在第一章详细论述了其关于“正义即公平”的核心...
6
3.代际收入流动性与中国经济转型
3.1 经济结构转型和增长方式转变正在成为中国经济面临的急迫任务 在物质文明的不断丰富中实现对公平和正义的追求,这是当代世界的共同价值追求,而中国经济在这一大背...
7
二、研究思路与内容
...
8
1.核心概念
代际收入流动性指子代在收入分布中所处地位相对于父代的变动情况,是社会流动概念在经济学领域的核心体现。社会流动是一个在不同语境中有较广泛含义的词汇。从日常生活和媒...
9
2.研究思路
课题的研究思路详见图1.1。...
10
3.研究内容
本书旨在围绕代际收入流动性这一核心概念,在对国内外相关经济学研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运用现有公开可得的微观数据,对中国代际收入流动性的趋势、程度、内在机制和影响进...
11
三、研究方法与数据
...
12
1.研究方法
本书采用的最主要研究方法是计量经济学的实证分析方法。在代际收入流动性的基本情况、内在机制分析中,以及对代际收入流动性的效率和公平意义的分析中,主要采用了一般最小...
13
2.数据来源
在微观数据方面,本书的数据来源以中国家庭收入调查项目系列(CHIPS)为主,同时用2006年中国社会综合调查(CGSS)作补充;而有关各国和我国各省的经济增长、...
14
四、创新之处与贡献
本书运用微观数据对中国代际收入流动性的总体情况、确切程度、内在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探讨了代际收入流动性与经济发展水平、收入差距和机会公平之间的关系,分析了以公共...
15
第2章 相关文献述评
在这一部分的文献综述中,我们将首先从尽量开阔的视角对代际社会流动性的相关研究进行回顾,尝试展开人类智慧对于这一问题已有思索的历史画卷。之后,对代际流动性研究的测...
16
一、代际流动性研究的起源、发展与现状
...
17
1.代际流动性研究的起源
1.1 运用数量分析方法对代际相关性进行的科学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后半期生物遗传学和心理学的相关探讨 从其整体的探索范围和发展历史来看,人类智慧对个人成...
18
2.代际流动性研究的兴起
2.1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国际社会学协会的建立推动了代际社会流动性研究的兴起 Sorokin(1927)之后的十几年中,相关研究并未取得实质性进展。代际社会...
19
3.代际流动性研究的繁荣
3.1 经济学对代际收入流动性的研究拓展了代际流动性的研究视角和分析方法,但直到今日,代际传递的内在机制和政策应用仍是有待解答的谜题 长期以来,经济学对代际流动...
20
二、代际流动性的测算与多学科研究
...
21
1.代际流动性程度的测量方法
1.1 流动表是刻画代际流动性的最直观方法,但是直接可应用性较差 描述一个社会的代际流动性程度的最直观方法是绘制流动表12。流动表是一个n×n的矩阵,各行之和为...
22
2.代际流动性的多学科研究
代际流动性关注的是个人经济社会成就与其家庭背景之间的关系。由于个人经济社会成就的衡量指标有多种,故代际流动性的分析指标也并不唯一。最基本的三个指标是职业、教育和...
23
三、针对中国代际流动性的现有研究
...
24
1.历史上的中国代际流动性
和中世纪西方一样,古代中国的代际流动性是比较低的。绝大多数人口都从事农业劳动,手工业技术的主要传递方式是学徒制,掌握政治权利的官僚集团内部被世袭制主导,而婚姻则...
25
2.社会学领域的现有相关
2.1 社会主义国家代际流动特殊性的社会学分析 对于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流动性,西方学界主要存在三种不同的观点: 第一类观点强调工业化带来流动性提高的普遍逻辑。以...
26
3.经济学领域的现有相关研究
3.1 代际收入流动性在最近几年才进入中国经济学界的研究视野 首次从经济学角度对中国的社会流动性进行考察的是王海港(2005)对中国代际收入弹性的计算。作者利用...
27
四、本章小结
本章对代际流动性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总结,主要内容包括: 首先,运用数量分析方法对代际相关性进行的科学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后半期Galton从生物遗传学和心...
28
第3章 中国代际收入流动性的测算(1988—2005)
本章旨在描绘中国代际收入流动性在最近20年以来的基本画面。首先,通过对现有主要理论模型的回顾,对代际收入流动性的基本经济学理论分析框架进行介绍;其次,运用基本的...
29
一、代际收入流动性的基本经济学理论框架
经济学对代际收入流动性的探讨以家庭经济学和人力资本投资理论为基本框架。假设家庭i由一个家长和一个小孩构成,家庭总收入为家长的收入y0i,需要在家长自身的消费C0...
30
二、中国代际收入流动性的总体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