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际收入流动性与机会均等:理论机制
2025年10月25日
1.代际收入流动性与机会均等:理论机制
虽然在很多文献中,代际收入流动性都是作为机会公平程度的反映而被研究的,但是即使都在收入的维度上,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也并不直接和必然。
一方面,机会公平的含义和测量本身就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机会公平在政治和经济学的诸多著作中都有提到,具体的经济学定义则主要由Roemer(2004)提出,其基本内涵是:倘若收入差距主要由个体的努力程度不同所造成,则是机会均等的;相反,倘若收入差距主要由个体不可控的外在环境所造成,则是机会不均等的。在此基础上,Checchi and Peragine(2010),Lefranc,Pistolesi and Trannoy(2009)等尝试了用各种方法来对收入的机会不均等进行测度。
另一方面,虽然家庭背景是个人不可控外在环境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从而意味着代际收入流动性的提高和收入机会均等程度的提高有很大一致性。但是,由于导致代际收入相关的因素非常复杂,因此两者之间的关系并非必然的正相关。特定代际流动性在机会均等方面的确切含义,取决于该造成该流动性程度的内在原因和具体传递机制:通过权力寻租而导致的代际收入相关性完全等同于机会的不均等;但是其他方面,由于父代更大的物质资本投入、基因遗传和教养环境而导致的代际收入相关性可能存在一定的合理性,同时,这些因素对子代的确切影响,也受到子代自身在成长过程中作出的选择的影响。然而,总体上看,家庭背景作为个体不可控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个体收入的影响在总体上仍是有悖机会平等的基本含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