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际收入流动性与效率、增长
人力资本3对于经济增长的核心影响,使代际收入流动性研究具有重要的效率意义。自工业革命以来,能源动力和物质资本相继成为引导近现代经济增长的核心要素;但是,随着经济增长和产业转型,第三产业的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迫切需要,使得电子网络、技术进步等以人力资本开发利用为核心的新增长方式逐渐成为当代世界经济的发展方向。代际收入流动性的提高则恰可以带来人力资本数量和质量的双重提高:
首先,提高代际收入流动性有利于减少家庭背景对于贫困儿童实现其自身潜力的负面影响,而帮助每一个孩子充分实现和发挥其潜力,正是一个社会人力资本的基本源泉。发展心理学(developmental psychologist)的研究表明,个体的基本学习认知能力主要是在0—6岁的婴幼年时期形成(Danziier and Waldfogel 2000,Duncan and Brooks-Gunn,1997),故这一时期的成长经历对于个体成年后的行为和能力具有决定性的影响。然而,低收入家庭的子代可能由于家庭贫困而无法完全实现其潜力。例如,运用美国数据的研究发现,童年贫困可能导致成年后的受教育年限减少(Mayer,1997;Duncan等1998),并对继续受教育的决策有显著影响(Breen,2001)。所以,缓解童年贫困对实现个体自身潜力和提高社会整体的人力资本积累具有重要意义(UNICEF,2000)。
其次,提高代际收入流动性,即构建“通过自身努力就可以获得成功”的社会氛围和预期,将激励人们努力工作,并提高对自身及子代的人力资本投资,从而为经济增长提供源源不断的高效劳动力资源。僵化的社会结构和家庭背景对个体成就的过大影响,将使低收入阶层出生的子代产生“读书无用”、“努力无效”等消极情绪,并可能因此而消极怠工和放弃努力;同时,也可能使高收入阶层出生的子代缺乏危机意识,从而减少努力程度。而高的代际收入流动性将为个体的努力提供激励机制,从而提高人力资本的利用效率。
最后,任人唯贤、各尽其能的劳动力市场匹配制度是高效利用劳动力资源的重要前提,而过低的代际收入流动性意味着家庭背景与子代成就之间的较高程度相关,这可能暗示部分教育和岗位资源没有得到最优配置。提高代际收入流动性将使得这些资源的分配更多地取决于个人能力和努力程度,从而提高匹配效率。同时,从历史的视角看,人力资源配置方式从传统农业社会的“子承父业”,转向当代社会中基于教育、能力等的大规模劳动力市场招聘,也为这一匹配效率的提高提供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