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际收入流动性与机会均等:实证检验

2.代际收入流动性与机会均等:实证检验

我们借用潘春阳(2011)文中采用中国CGSS(2006)数据所求得的中国各省机会不平等程度,和采用同一微观数据计算得出的中国各省代际收入弹性结合起来,绘制代际收入弹性和机会均等程度的散点图(图6.3),结果显示,更高的代际收入弹性和更高的机会不平等指数之间有较强的一致性。

上述关于代际收入流动性与结果公平、机会均等之间都具有一致性的结论,结果和现有文献针对国际比较的结论基本一致。例如,Lefranc(2008)使用9个发达国家在20世纪90年代的数据对机会均等和结果公平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检验,作者用父母的教育和职业来衡量家庭出身(social origin),定义“机会均等”为基于出身的条件收入分布,通过由非参数统计测试得出的随机占优标准进行排序11,并由此得到了类似于基尼系数的“机会公平系数”,并在此系数与基尼系数的比较中,得出了机会公平和结果公平强相关的结论。

图6.3 代际收入弹性与机会不平等指数(中国省级)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