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教育支出和代际收入弹性:微观证据
3.1 基于国际截面数据的分析
首先,图7.1和图7.2描述了公共教育支出和代际收入弹性的关系。可以看出,无论是以GDP占比,还是公共财政支出占比来衡量,代际收入弹性都和公共教育支出成明显的负向关系,即公共教育支出在GDP和财政支出中比例的提高,伴随着一国代际收入流动性的明显提高。

图7.1 代际收入弹性与公共教育支出的GDP占比(国际比较)5

图7.2 代际收入弹性与公共教育支出的财政支出占比(国际比较)
其次,图7.3、图7.4和图7.5进一步描述了不同阶段的公共教育支出和代际收入弹性的关系。可以看出,初等和中等公共教育支出在GDP和财政支出中比例的提高,伴随着一国代际收入流动性的明显提高;而高等教育支出则相反。

图7.3 代际收入弹性估计值与初等教育的生均教育费用(国际比较)

图7.4 代际收入弹性估计值与中等教育的生均教育费用(国际比较)
这一结果和现有的类似研究结论一致。例如,Ichino等(2010)发现10个国家的IIE估计值和其对应的公共教育支出之间的相关性为0.54,而当采用初等教育数据时,这一相关性更高。

图7.5 代际收入弹性估计值与高等教育的生均教育费用(国际比较)
3.2 基于中国省级数据的分析
国际截面的样本量过小而无法采用回归分析,故下文进一步采用中国省级的混合面板数据对公共教育支出和代际收入流动性之间的关系做了回归分析6,表7.1汇报了结果。可以看出,虽然系数并不显著,但是方向都和国际截面数据所显示的统计分析结果相一致:教育支出的GDP和财政支出占比都与代际收入弹性负相关,而初等和中等教育生均支出的人均GDP占比也与代际收入弹性负相关,但是高等教育生均支出的人均GDP占比与代际收入弹性正相关。类似的,在现有针对西方国家的研究者,Mayer and Lopoo(2008)针对美国不同州的研究也发现,公共教育支出较大的州,其流动性也较大。
表7.1 公共教育支出对代际收入流动性的影响(中国省级)

续表

注:被解释变量为中国各省的IIE估计值。由于教育事业费的统计从1998年才开始有(之前只有文教卫生的总体统计数据),故这里只采用了2002年和2005年两年的数据。同时,由于个别省份在某一年的样本量过小而不能估计对应的IIE值,为最大限度利用现有数据量,故采用了混合截面数据。具体数据值请参见表7.A.2和表7.A.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