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漏还数辽“会同”

捡漏还数辽“会同”

在我收藏的过程中,有幸得到一枚辽钱大珍“会同通宝”钱,说起这枚钱的来历还真有一段不寻常的故事。

那年去太原南宫古玩市场,在外面的地摊上,有一位专门从事民间收购的“熟面孔”,正好那天也在放货。我走过去打了个照面,他急忙将收到的一大包东西递给我看,而且一个劲儿向我推荐新收的几枚清康熙和雍正年间的母钱。我拿过来仔细看了看,无论品相还是字口还真是难得的上品,但要价太狠,我始终不肯松口,借此机会,又将其他钱翻了翻,一枚辽朝“寿昌元宝”钱、明朝“隆庆通宝”和一枚南明“弘光通宝”(横断弓)钱比较“上眼”,几番讨价还价后,总算成交了,可那位老兄仍不死心,仍希望我能多带走那两枚母钱。我又把那包钱拿过来翻来覆去看了又看,突然一枚品相不是很好,钱文字口不太清楚,且磨损较重的小平钱跳入我的眼线,我拿在手里细细看了看,该钱径约2.5厘米,重约5克不到,光背不整,钱面仅一个“同”字和“宝”字尚能清晰辩认,而另两个字中,钱文上穿中的一个“八”字头还可辩认,而下部已含混不清,当时确实无法确定是个什么汉字,而下穿的字也模糊不清,疑似一个“德”字,我也没太在意,反问对方:“这是枚什么钱?他说我也看不懂,好像是枚“X德同宝”钱,估计是枚安南(越南)铸钱,应该不值钱”。我当时也没搞清楚,按照一般钱文直读的惯例,“同宝”而非“通宝”,估计不是日本钱就是高丽(朝鲜)钱,但凭我对安南钱了解,并无此类似的文字,可以肯定此钱绝非他所说的安南钱。在泉界都有这样的共识,安南钱普品较多,价也不高,市面上较常见,这一点对方也十分清楚。

我问他此钱从何而来,他说是在老乡家收古懂时顺带来的,因品相不好,只花了20元钱购得。我有一个特点,只要我钱册里没有的钱,大都会收购回来,待研究后再入册,也算是增加了自己的一个新藏品,对这枚钱也不例外,几番交涉过后,最终以25元购得。

辽代 会同通宝

回到家中,我将那些有名有姓的钱币按照分类一一装好入册,唯独这枚“外”铸钱不知所终。于是,上网先将朝鲜和日本的古钱币一一查实核对无结果,又将安南钱查了个遍,也无此出处。这令我百思不得其解,从这枚钱的形制特征来看,仍属汉钱特点,无论如何都是一枚与我国古代铸钱相一致的钱币,排除了外国钱外,难道是本国钱币不成?带着这个疑问,我又将《中国古钱币大全一览表》拿出来一一对照。其中,钱文有“同”和“宝”二字的钱名,只有辽朝的“会同通宝”钱,而且是旋读,大体与我得来的这枚古钱的读法相一致,这就好理解多了,此古钱应该是“会同通宝”钱,可我怎么也不敢相信,明明“会”钱是在网上图片显示的是“人”字头,而我得的此钱疑似一个“八”字头,与之相去甚远,再有,“通”字与“德”字相差也太大,“异想天上掉馅饼”这样的好事哪会砸到我头上?可我又不死心,无论如何也要把这枚古钱的迷底解开。于是又将“会同通宝”钱的特征,尤其是钱文笔画和结构特点,细细研究了个透。尔后,再看看我这枚古钱,还真有相似之处,我再也按奈不住了,急忙取出酒精和棉签,将此钱文上的杂质小心奕奕地擦拭干净,原先误以为“德”字的中间“四”旁终于露出了两边向下延伸的痕迹,便取来放大镜细细观察,这一看不要紧,差点没把我吓傻了,那个“德”字其实就是个“通”字,只不过底部的“走之”磨损很大,形以不清,而辽铸会同钱的“通”下部经长期磨损,粗看很像个“德”字,反顺其笔画勾勒出字形来,的确是个“通”字无疑,这就是说,我得的此枚古钱大至可以确定是一枚辽朝的“会同通宝”钱了。可问题又来了,钱谱上的图片实物明明是“人”字头的会,而且仅此一种样式,“会”字下部特征基本相同,可以模糊地勾出“曾”字的模糊特征,这也符合辽铸钱当时的写法。可这“八”字头的“会”,钱谱上并无记载。于是,我又带着这个疑问,再次上网查阅资料,好不容易才在《说钱网》上找到了有依据的出处,“会同通宝版本按会字分,有人字会、八字会、简笔会,以人字会最罕”。由此可见,我这枚“会同通宝”钱非辽钱莫属,然而,这个“会”字到底是“人”字头还是“八”字头呢?带着这样的“不死心”疑问,我又将“八”字上缺口部分用高倍放大镜细细察看,还别说,果真又看出了点名堂来,那个缺口上确有凸出感,只因日久天长铜质磨损和氧化严重,已发黑变模糊不清,而“人”字下面“曾”字上的两点与两边沾连,粗看就是个不规则的“八”字,由此说来,此会非“人”字头莫属,是枚货真价实的“会同通宝”钱。

谜底总算解开了,那份喜悦无以言表,这份天大的馅饼果真砸到自己头上来了,还真有点不知所措。尽管如此,我仍不放心,毕竟会同钱存世极罕,能得此钱是否会有假?为了慎重起见,又上网查询了相关历史,方知辽太宗会同年号(公元938—947年)存世有十年之久,也就是说,从当时的铸量上来看,即使每年不足500贯,十年也约有四、五千贯钱,至今能得此钱也不算是个意外,加之,早期辽钱因铸造工艺落后,字口都不如汉钱清晰,后人很难仿铸,因此可以断定,此钱系会同钱真品无疑,25元得此无价之宝,简直是天方夜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