谎言背后多陷阱
利益总会驱动人的私心,并利用一切手段牟取暴利。这种现象在泉藏交易过程中,也会时常发生。特别是个别骗子的谎言名目繁多,花样百出,常使不少藏友上当受骗,现结合我个人在收藏过程中的一些所见所闻,在这里总结出来,给大家提供一点收藏借鉴。
谎言之一:切忌卖家诉悲情。人要有善心,但不是对谁都要善良。记得早几年那次在北京大钟寺古玩市场门前,遇见一位老者,听口音是河北人,观其穿着像是位本分的农民,也像大多数交易人一样在地上摆了个小摊,上面只摆放了一件旧瓷枕和一个老旧碗,东西少得可怜。在通常情况下,我是不会多看这些东西的,偏偏那天看老者样子不像是个“走单帮”的水客,加之,那个小青花碗里有一“春”字也很特别,就好奇地拿在手里看了看,老者言语不多,只问我,要不?我说只随便看看,不知为何又多问了一句,就这两件?老人点点头。我又问有铜钱吗?老人见我问话,便从衣兜里掏出一个手帕卷,里面放着一枚用红线绳穿着的大安小钱挂件。我一看是枚“大安元宝”(较常见的短安),属小平辽钱,货还算可以,就问他多少钱?老人似乎不愿多说,忍了好一会儿,才告诉我,这个挂钱原来是他小孙子佩戴的平安符,只因小孙子去年夏天溺水死了,留下这个唯一遗物常带在身边作个纪念,现在娃儿奶奶又病倒了没钱治病,这才不得不把家里两件旧件拿出来换点钱救命,你既然问我有没有铜钱,我身上只有这一个,反正头几年有个收古董的曾想要,我没卖。后来听懂行的人说,这个钱也挺值钱,能卖个五六百没问题,要不是现在等钱用,我是不会卖的,你实在想要就拿去,不过要给个好价。说实话,这枚钱我确实是想要,按当时市价也就是个二三百块钱左右,但又不好意思开口坎价钱,尤其是老人把心爱之物拿出来换钱治病救人,就更不好意思给老人杀价了,我把身上仅有的六百块钱全掏给了他,带着这枚大安钱走了。过了仅半个月左右,我又去了趟大钟寺,还是照往常一样在里面转了一圈,不曾想,那个老者又在里面摆了个摊,还是那两件物品,我本想过去再问问他怎么还没卖出去?人还没到他跟前,只见那个老者摊前又蹲了个人,为不影响人家做生意,我就一直远远地看着,双方交流了不一会儿,突然又见那个老者从衣兜里掏出一个手帕卷,只不过拿出来的手帕里不再是上次卖我的铜钱,而是一个系着红绳的小黄玉坠儿,没过多会儿,掏宝人扔下一把钱走了,我赶紧凑上前去问,这个小玉坠多少钱?对方说两千,其实就是个新货根本不像是个老货,我就试着问,是不是他孙子以前佩戴的,而且现在急等着换钱给他老伴治病?那个买家见我如此说,便直楞着眼问我怎么知道的?我说我比你早上半个月的当,说完了我转身走了,好像那个掏宝人反悔了,急返身朝老者而去。俗话说,骗子的嘴巴像把刀,为达目的从不心慈手软。这个老者其实就是个老江湖,只不过是巧借别人的善良,变换了下道具,就轻而易举地赢得了买方的同情心,从而能够多赚些钱,这种欺骗方法在收藏界也称“埋地雷”。若遇到这种情况,还是不要轻信谎言,更不要越“雷池一步”,别再让“我本善良”当成了骗子赚钱的工具来利用,该坎价时别手软,该出手时再出手。
谎言之二:切忌卖家讲故事。前些年,我在山西太原曾遇到过这样一件事,一个朋友的哥哥在当地开小面馆,靠挣点小钱养家糊口,因受想挣大钱一夜暴富的心理作祟,苦于没机会,后来有一天,小面馆里来了一个外地人,吃完一碗面付账时就悄悄问他,太原古玩市场在哪里,进市场卖货有什么规定没有?他就顺口把路给人家一指,不知为什么又好奇地多问了一句,你问这干嘛?对方说,他家老宅拆房子翻建,从地基下挖出一坛袁大头银元来,想去换点现钱用。朋友哥哥一听,顿时来了精神,问究竟是怎么回事?那位客人也不隐瞒,说爷爷早先曾是一个有钱的地主,后来在“文革”期间被红卫兵整死的经过说了一遍,爷爷死后只留下一座老宅子,因年久失修,前几天拆了要翻建新房,在挖地基时不曾想会挖出来一坛银元来。朋友哥哥本人又不懂银元常识,只知道如今银元很值钱,就让对方拿出来看看,那个客人取出随身带的十几枚“袁大头”递给他看,据说那些银元很旧,而且还有泥土的残痕,不像有假,又问共挖出多少枚,对方说有个二百四十多枚。或许是鬼迷心窍,朋友哥哥就想全买下来,可又不放心,就随便挑了两枚买下来,让客人先等着,自己独自打车去古玩市场找行家鉴定,果不出所料,两枚大银洋还都是真货,而且价钱都在六百元左右一枚。这下可让朋友哥哥动心思了,回到面馆就跟对方协商价钱,最终以二百八一枚全部包下。没过两天,那个客人果真拿着带泥土的银元送上门来,并提走了近七万块钱现金。朋友哥哥很开心,毕竟这些银元一转手又可以多赚一倍,可当他带着这一大包“袁大头”去古玩城找下家出手时,人家说这些都是假币,朋友哥哥顿时傻了眼,又跑到北京找专门机构鉴定,成份分析结果是银的含量不足百分之十,其他都是铅、镍、锌等合金,可再打电话联系,对方早已停机,后据说报警了也没能抓到人挽回损失。从这个事例不难看出,许多骗子正是利用了不懂行人想挣钱的心理,花言巧语讲故事,让你信以为真,便拿出真样钱让你去鉴定,而后才拿出大量借钱调包,所以对不懂行的人来说,切不可偏听偏信这些“故事”里的谎言。
谎言之三:切忌卖家编传奇。有些卖家为了多挣钱,经常把自己得来的钱币粉饰得十分传奇,以获取买家的信任,这里面往往陷阱很深。我那次去河南巩义,顺便去宋陵公园参观,门口有不少卖古玩杂件的人。在八陵村附近,偶遇一位卖古董的生意人,我便过去看了看,在一个摊位前的一堆杂钱里随便翻看,摊主见我对古钱感兴趣,就跟我道出了实情,他这堆钱不值钱,他们村里有一个专门从事收售古钱的哥们,他那里真钱多。当时直说得我心里痒痒,就一个劲儿地问他此人怎么找,摊主就先要我五十块钱当带路引见费,随后,我便跟他一起打车七转八拐到了一户人家。我和那家主人见面后说明了来意,那家主人很热情,拿出十多枚新货,摆放在我面前,并将这些钱的来历一一细说了个遍,其中,说到一枚“宣和元宝”隶书小平大字钱时,对方先跟我侃了一番该钱的稀少,同时又告我此钱是他从老家八陵村弄来的,听他那意思,他家祖辈上都是宋陵的守陵人,每年皇帝大祭都要给守陵人送赏钱,所以村里人有宋钱的人家特别多,现在也常能在他们村里挖到一些美品珍钱,而这枚钱共收了2枚。两个月前,有个日本人从他这里要买走了一枚和一些其他美品钱。我将此钱拿在手里,模样确实精美,可怎么看也觉得有点儿不对劲,根本不像是老钱,反而更像是现代的高仿品,特别是钱面上的锈色,更令我怀疑,我幸亏头脑当时没发热,以价高为由走了。倘若当时不了解情况,一味地偏听偏信卖家的传奇之事非上当不可。
谎言之四:切忌卖家来支招。有次在济南英雄山古玩市场,看到有卖钱币的中年人,跟前放了好几本钱册,而且每个钱册里的古钱都有明细的分类,我随手翻了几本,也相中了几枚钱,就开始问价,或许是对方见我想要的都是普品五铢钱的原因,在论价时,对方故意将一枚型制尚精美的汉五铢钱的价格抬得很高,我嫌他要价太高,对方却一本正经地对我说,这是一枚美品陈五铢钱,我当时怎么看也怎么不像,更像是一枚宣帝五铢钱,可对方一再强调,说我不懂,他玩钱已有些历史了,对钱的各种制式和字样研究很透,并且还拿出一枚郡国五铢钱来与此作比对,口口声声告诉我这才是宣帝五铢钱,我当时就对他双目圆瞪,还真以为我不懂,居然指鹿为马想蒙我,而且还让旁边一位卖钱的货主,一起来帮助指说,我非常生气,并将郡国五铢钱的特征和宣帝五铢钱以及陈五铢钱的样制一一说了出来,对方顿时傻眼了,便以不卖为由撵我走。由此也不难看出,如果对各种钱制特征不了解,个别卖家很可能将普品钱冒充相近的高价钱来骗人,所以说,对方讲得头头是道也不要轻信,对方给你支招的目的,还是引你上当受骗。
当然,在买卖交易过程中,除以上四种谎言外,其他骗术也经常会发生,骗子总会利用各种谎言来自圆其说,设下陷阱,让你在不知不觉中,轻信他的花言巧语。因此,面对这种不良卖家,一定要多长几个心眼,不要轻意上当,尤其是初入门者,不懂也不要装懂,宁可不买,也不要听其言而遭自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