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礼和法

24. 义、礼和法

管子讲完“道、德和理”之后,接着又提到了三个概念:义、礼和法。“君臣父子人间之事谓之义。”“义”的意思就是适宜,合宜。“各处其宜”,理则要合宜,合于道。道起用的时候叫德,用到君臣、父子、人间之事就要讲究义。君要仁,臣要忠,父要慈,儿要孝,长幼有序,朋友有信,都有适合每个人身份的义。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本分。守了本分,就说这个人有道 德。

“登降揖让,贵贱有等,亲疏之体,谓之礼。”义还是比较抽象的。人们要怎么去做呢?怎么把抽象的义化为实际行动呢?于是就有了礼。礼是基于人情,遵照合宜的理则,用具体条文明确起来,去约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故礼者谓有理也。理也者,明分以论义之意也。”所谓的礼,就是符合理则,个人的名分通过礼来体现,告诉人们怎样做才是合宜的。“故礼出乎义,义出乎理,理因乎宜 也。”

义礼之外,还有法。什么叫法?“简物,小未一道,杀禁诛,谓之法。”这句话是说,做任何选择的时候,无论是小是大,都应该统一于“道”,用道来做唯一的标准。为了守护这个道,才要配合以法。这个法就是“杀僇禁诛”。后人解释说:“法者所以同出,不得不然者也。”法和礼、义、理是一回事,需要这个“法”是没办法的办法。为什么呢?因为“杀禁诛以一之也”。理放在那里,大小都要守这个道。有人不守怎么办?所以才要这个法,通过刑罚来维护道,让老百姓统一于礼。反过来说:“故事督乎法,法出乎权,权出乎道”。做事能不能遵照礼,要靠法来监督,没有法,事情就无法合礼。法要慎重权衡才能制定,权衡的标准就是道。这样一种思想反映了管子“礼法一致”的政治思想。可见管子的哲学思想是“道”,但又不完全是老庄之道。他讲礼,反映思想中有儒家因素。但儒家不讲法,管子讲法,但又不是纯粹的法家思想。《管子》把所有这些思想统一到他的道论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