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 善气迎人
2025年08月10日
46. 善气迎人
【内业·第七章】凡道必周必密,必宽必舒,必坚必固。守善勿舍(捨),逐淫泽(福)薄。既知其极(准则),反于道德。全心在中,不可蔽匿。和于形容,见于肤色。善气迎人,亲于弟兄。恶气迎人,害于戎兵。不言之声,疾于雷鼓。心气之形,明于日月,察于父母。赏不足以劝善,刑不足以惩过。气意得而天下服,心意定而天下听。
这一章讲精气修养所能达到的境界。“凡道必周必密,必宽必舒,必坚必固。”“道”就是精气。精气既周密,又宽舒,又坚固。“守善勿舍,逐淫泽薄。”守住善行,不要舍弃;如果追逐过分的欲望,福泽就会浅薄,得而可以复失。既然知道了这个准则,那就可以回复道德。“全心在中,不可蔽匿。和于形容,见于肤色。”精气充足,完善之心虽然不能直接看见,但能透过身体散发出来的表征而被观察 到。
“善气迎人,亲于弟兄。”有善心的人,和颜悦色,亲和力是可以从脸色体现出来的,他跟谁都像亲兄弟那样亲近。相反,“恶气迎人,害于戎兵。”如果对人总是凶神恶煞、恶声恶气,那比砍人一刀带来的伤害还要大。人的心气是善是恶,由其面相神态举止便能了然。真正懂相面的人看外形是次要的,看气色是主要的。相由心生,一个人的气色是在不断变化的。其实没学过相面这一套,人活到六十、七十,阅人无数,看看也能大概知道。相面没多少奥妙,就是经验的积累。“不言之声,疾于雷鼓。心气之形,明于日月,察于父母。”虽然这都是自然流露的,没有经过语言修饰的,但比打雷击鼓还响亮,比日月还昭彰,比父母对儿女的了解还要深入。“赏不足以劝善,刑不足以惩过。”用赏罚治国,效果都有限。“气意得而天下服,心意定而天下听。”君主得了精气,天下就会臣服。因为他总是“善气迎人”,对臣民有一种亲和力,而不是“恶气迎人”的暴 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