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蓄》是管子经济思想的纲
2025年08月10日
118.《国蓄》是管子经济思想的纲
现在讲的《国蓄》是现存16篇《轻重》中最重要、最特别的一篇。其余15篇皆为问答体,一问一答,且都是叙述具体事例。唯独本篇不用问答体,直叙一般原理原则。其余各篇往往都有若干段文字跟《国蓄》是相同的。我举些例子,如本篇有“国有十年之蓄”一段,《轻重乙》里照抄;本篇有“凡将为国,不通于轻重”一段,《揆度》里照抄;本篇有“且君引量用”一段和“是故万乘之国必有万金之贾”一段,《轻重甲》里照抄;“使万室之都必有万钟之藏”一段,《山权数》里照抄;《国蓄》的“谷贵则万物必贱”一段,《乘马数》、《山至数》、《轻重乙》三篇都照抄;本篇的“夫以室庑籍”一段,分别见于《海王》及《轻重甲》;“玉起于禺氏”一段分别见于《地数》、《揆度》及《轻重乙》;“今人君籍求于民”一段,分别见于《揆度》及《轻重甲》。清朝学者何如璋讲过:“轻重各篇惟《国蓄》是管子经言,其《巨乘马》以下十一篇,则齐史记述之作。自此以至终篇,乃后人所附益。文非一手,大多假为问答以训释《国蓄》轻重之意。”[1]我认为这话是对的。这篇文章应该是管子的原创,其他都是后人在他的思想基础上进行了阐发。从战国以后,一代又一代不断有人讲解《国蓄》,讲解管子的轻重理论,所以才会大段引用《国蓄》的原文。我们可以这样认为, 《国蓄》是管子轻重理论的纲领。你把它读通了,管子的经济思想也就基本掌握了。其他各篇提出的种种具体问题,都是根据《国蓄》中的原理加以补充发挥,或辨析,或提出相反意见,或解释其中的特别术语。按何如璋的说法,是“与《国蓄》互相发明”。所以我把《国蓄》作为讲管子经济思想的主要文 本。
【注释】
[1]何如璋《管子析疑·总论》,见温廷敬编《茶阳三家文钞》上册《何少詹文抄》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