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引言

提起“工人新村”,上海市民不会陌生。这些建于20世纪50―90年代市区边缘、近郊或远郊,服务于国有企业职工,由3~6层砖混结构住宅构成的行列式小区,是今天上海最具特色的住区类型和城市景观之一。虽然工人新村在1990年代以后逐渐退出了住房建设市场,不少第一代新村在旧城改造过程中也被拆除,但工人新村依然是上海城市空间和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新村产生、发展、停滞、衰败以及更新的过程(1949―2010年)深深地嵌入上海这60年的空间发展与社会变革之中,本书即是对这一过程的研究与反思。我相信,工人新村是理解20世纪中叶至今中国城市现象的独特切入点,新村经验对于当下的公房建设与社区治理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