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筛选
2025年10月14日
单位筛选
在全市范围内,新村住房的分配带有明显的倾向性—重点服务于与国家战略需求紧密相关的大型国营企业,“其他小型工厂再困难也不予考虑”[6]。比如曹杨新村的第一批工人住宅优先分配给普陀、闸北、长宁3个区的纺织、五金等产业中住房拥挤困难、在生产上有显著成绩、工龄较长、一贯积极的老工人。217个参与分配的单位主要是普陀、闸北、长宁3个区内400人以上的纺织厂和100人以上的五金厂。最终参与分配的职工数达到93 804人,占3个区25人以上工厂职工数的67.3%—宣传效果被最大限度地发挥了。[7]随后的“两万户”项目中约16 100套分给了中央国企,2900套分给地方国企(这两项占到总数的95%),私企仅有1000套(5%)。在“两万户”分配表(表4-1)中,四家央企(华东纺织局、轻工业部、第一机械工业部、中央化工局)和一家大型地方国企(华东钢铁公司)共获得住房分配名额16 910套,占“两万户”的84.55%。
表4-1 “两万户”住宅分配表(1952―1956年)

数据来源:上海市档案馆,2006: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