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窗口
2025年10月14日
对外窗口
新村建成之后,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成就,工人家庭成为外国记者、政要,甚至党和国家领导人参观的对象。最早开放的曹杨新村,从1955年至1990年代持续接待了世界155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宾7209批,共10万多人次(平均每周有4~5批外宾)。[16]作为全市重要的对外窗口,曹杨街道办事处还设立了“外事办公室”(这是全市第一个街道外办)。这些参观接待成为新村居民日常生活和集体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图4-2和图4-3)。
我们都是敲锣打鼓住进来的。那时候能住新村的,都是各单位的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很多人原先住的都是茅屋草棚,根本没有什么家具,搬家就只用一辆平板车。工人们都说“房间太大,住得不习惯”。我们都是第一次看到“三开一抽”[17]。住到新村后必须保持更积极的工作态度才能回报国家和单位的信任。(CY012)

图4-2 印度代表团参观曹杨新村
来源:上海市档案馆档案,H1-27-1-32

图4-3 苏联代表团参观曹杨新村
来源:张梁等,2016: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