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桃叶片和果实营养变化动态
叶片营养状况是植株体内营养的指示器,据Smith等研究,猕猴桃叶片中各种营养元素在一年中处于动态变化中。
叶片中的钾含量初期较高,以后逐渐下降,叶片出现后4周降到最低,到6周时含量又显著增加,逐渐恢复到接近初始的高值,此后其余时间含量逐步降低。结果枝叶片中的钾含量始终低于发育枝的钾浓度。
氮、磷、铜和锌在叶片出现时含量均高,以后12周迅速下降,下降后保持相对稳定。除结果枝叶片的氮含量略低于发育枝外,其他3种营养元素在结果枝叶片、发育枝叶片方面没有显著差异。
镁、钙、锰、铁、硫和硼的含量在叶片出现后下降,但其余时间均增加,铁和硫最初含量的下降较其他元素大。除硼的含量在结果枝叶片和发育枝叶片无差异外,其余元素在结果枝叶片中的含量总是高于营养枝上的含量。硼的含量在坐果后立即增加并持续到生长季中期时略有下降,直到落叶前重新上升。
叶片中氮和钾积累的最大时期是叶片生长的早期,到坐果时结果枝叶片中的氮和钾已达到最大量的80%,而营养枝叶片中的积累占到最大值的56%和66%。果实采收时叶片中的氮和钾均有很大损失,结果枝叶片的损失比营养枝上的早,也比营养枝叶上损失的量大。
尽管叶片中大多数的磷和硫是在生长早期吸收的,但到坐果时,这2种元素在叶片中占最大值的比例却比钾和氮低,到采收时磷从叶片中损失得比硫多。
绝大部分铜和锌也是在叶片出现后4周积累的,到坐果时积累达到最大量的90%~100%,这2种元素到采收时从叶片中损失得很少。
镁、钙、锰、铁和硼的积累与其他元素不同,到坐果时只有较小比例在叶中积累,到果实采收时从叶片中的损失也非常少。
试验表明,猕猴桃叶片中各种营养元素的含量比其他落叶果树高得多,例如生长开始时叶中磷的含量特别高,超过1%(干重),树液中磷的含量在叶片出现前增加而叶片充分扩大后迅速降低,高含量的磷主要来源于先年贮存在树体的磷而不是近期从土壤中吸收的。大量元素容易从贮存中心运向发育的新梢,1年生枝木质和皮部中的氮、钾、磷的80%、硫和锰的60%~80%被发育的新梢吸收。坐果后果实对叶片中钾和氮的竞争十分明显,叶中特别是靠近果实的叶片中钾的21%~37%及氮的16%~22%都损失掉。
对早期生长速率的限制会对总生长量和产量产生持续的影响,猕猴桃需要大量的钾和少量的氮以维持高产,这些肥料必须在坐果前施入,磷、硫、铜、锌同样重要,而锰、钙、硼、铁、镁在坐果前施入的意义不大,其在整个生长季叶中积累的速度是相对稳定的。
据Clark等研究,猕猴桃果肉中氮、磷、钾、硫、铜、锌和铁的含量在坐果后8周显著下降,之后相对稳定或逐渐下降直至采收,而镁、钙、硼、锰的含量在整个生长期一直稳定下降。
果实中营养元素的含量积累到采收时达到最大,不同元素的积累速率不同,但果实发育的前8周均最大,这时钙、锰和锌分别吸收到成熟果69%~75%的量,而其他元素获得的量分别在37%~54%之间。尽管以后直到采收的15周中,营养元素仍持续进入果实,但积累速率降低。钾、镁、钙、硼、锌和锰在采收前6周的积累很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同延安等的研究也表明,氮素、磷素和钾素在猕猴桃地上部的积累一直处于动态变化中,从5月下旬~11月上旬,其地上部组织中的氮、磷、钾吸收和积累是最大的,而根系中的氮、磷、钾积累处于相对稳定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