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小新甲
【为害特点】 以成虫在相邻果实之间为害,果实受害部位出现针眼状虫孔,皮层细胞呈木栓化片状结痂隆起,果肉变硬,果实品质变差,受害果采前变软脱落或在贮存期间提前软化。成虫极小,体长1.3~1.5mm,深红褐色,咀嚼式口器。1年发生2代,以卵在枝干皮缝、杂草中潜伏越冬,5月中旬第1代成虫出现,先在杂草、蔬菜上为害,5月下旬~6月上旬是危害猕猴桃的主要时期,在相邻的果实之间取食(图9-18),6月下旬以后危害减轻。7月下旬出现第2代成虫,危害损失不大,数量较多时也会对果面造成危害。10月以后成虫在树皮缝隙、杂草中越冬、产卵。
【防治方法】 5月下旬~6月上旬为防治适期,一般喷药2次,间隔10天左右,常用药剂有2.5%的功夫乳油3000倍液,或2.5%的溴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