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蜗牛

7.蜗牛

为害特点】 主要取食猕猴桃嫩蔓叶,咬成不规则的缺口或破孔。成贝和幼体爬过的茎叶表面留有1层光亮的白色胶质,这种黏性胶质可造成嫩叶枯萎或死亡。1年发生1代,以成贝或幼体在落叶或土层里越冬。4月中旬至7月中旬为产卵期,卵产在植物根部附近疏松的湿土内,孵出的幼体最初群集为害寄主植物,以后逐渐分散,阴雨天则整日在外活动为害茎叶,尤其低洼阴湿的园地发生较多,危害严重。如遇干旱天气则潜伏在土内,肉体就长期缩在壳中(图9-20),分泌黏液膜封壳口,等到气候湿润时,再出土觅食,11月入土越冬。

978-7-111-57263-3-Chapter09-20.jpg

9-20 蜗牛

防治方法

1)人工捕捉。在阴雨天蜗牛大量出土活动时进行。

2)诱杀。用砷酸钙l份,麦麸30份,加水适量,制成毒饵,点布田间进行诱杀;或在猕猴桃园内每隔3~5m放青草1堆,每日清晨可在草堆底下捕杀蜗牛。

3)中耕暴卵。在蜗牛产卵盛期进行中耕松土,将卵块暴露于土面,经日光曝晒使卵炸裂而死。

4)化学防除。在猕猴桃园内每亩撒放茶籽饼粉4~5kg或撒布石灰粉25kg,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978-7-111-57263-3-Chapter09-21.jpg

9-21 根结线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