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贮存库

二、贮存库

1.机械冷库贮存

在有良好隔热保温性能的库房中安装冷冻设备,利用沸点很低的液态制冷剂,在低压下蒸发变成气体,吸收果品贮存库的热量,达到降低库温的目的,再通过压缩机的作用将气化的制冷剂加压并降温、液化、再循环。制冷剂以低温蒸发带走被冷却的库房热,热随之转移到使之降温的冷却剂(空气或水)中。机械冷库贮存猕猴桃时,果实温度应保持在0±0.5℃,果实周围的相对湿度保持在95%以上,果实周围的空气中的乙烯浓量低于0.01μL/L。

2.低乙烯气调库贮存

此法使用了现代自控技术进行操作,在机械冷库上增加控制、检测库内气体成分的设备,采用乙烯净化装置,使低温贮存、气体调节和乙烯脱除3个方面合为一体。它是通过提高二氧化碳的含量、降低氧气的含量,达到抑制呼吸延长贮存期的目的。用这种方法贮存的水果,贮存期和品质都明显优于其他方法,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果品保鲜技术。据国外对有关猕猴桃果实的气调贮存试验认为,最适宜的气调贮存条件是:3%的氧气+3%的二氧化碳;或2%的氧气+4.5%的二氧化碳;或少量的氧气+6%~8%的二氧化碳;温度为0.5~1℃,相对湿度为95%左右。一般推荐的猕猴桃气调贮存适宜的组合为:二氧化碳含量为4%~5%,氧气含量为2%~3%,温度为0±0.5℃。

气调贮存在延长果实贮藏寿命方面优于冷存,但它不能代替良好的冷存。气调贮存是将果实置于密封的气体薄膜袋(容器)中再加冷存。人为地将袋内促进果实呼吸的氧气减少,增加能够抑制呼吸作用的二氧化碳,达到减少果实的呼吸作用、抑制乙烯产生的要求,以延长果实的贮存期,并能获得较好的品质。在入库堆放果箱时,除小心轻放外,还要留出一定空道,以利库内空气环流,保持稳定的温度环境。同时要注意库内乙烯气体的含量,因为猕猴桃对乙烯特别敏感,在0.1mg/L的低浓度下,尤其在高于需要的贮存温度时,可明显加速其后熟过程。

气调贮存除了大型冷库外,还可以用简易气调贮存,如硅窗塑料帐贮存、硅窗保鲜袋贮存、塑料薄膜袋贮存。简易气调贮存方法的优点是投资少,操作方便,简单实用,还具有调气速度快、管理灵活、便于出入库等特点。缺点是要与适当降温措施相结合,效果才明显。

硅窗塑料薄膜帐贮存的设备是以厚度0.2mm左右的透明聚乙烯薄膜或无毒聚乙烯薄膜做帐材,制成类似于蚊帐样的长立方形帐子,帐的大小据贮果多少而定,一般每帐贮果1t左右。在帐子的中部镶嵌1块硅橡胶布小窗。一般温度为0℃,保存1t果实,其开窗面积需0.4m2左右。选择1块稍大于帐底的长方形地块,四周挖1条深、宽各10cm左右的小环沟,在沟上铺好帐底,帐底上放些垫果箱的砖块,然后将预冷好的果箱放在砖上,码成通气垛,再将帐顶扣在垛上,下面与帐底紧紧卷在一起埋入小沟内,用土压紧,以防漏气,帐上可开几个抽气小孔,抽气孔由自行车气门芯、胶管和铁夹组成,以便抽气和密封。这种贮存方法必须与机械冷风库或自然通风库(窑)配合使用,以保证库内有较低而稳定的温度。塑料薄膜帐内一般湿度较大,无须另外加湿。帐内气体成分的调控主要靠果实的呼吸作用和硅橡胶窗对氧气和二氧化碳的通透性不同来调节。硅橡胶布对二氧化碳的通透性比氧大5~6倍,具有自动调节帐内气体成分的功能。帐内二氧化碳含量过高时,应当及时补充新鲜空气。还可在帐内放入少量吸有高锰酸钾的砖头和蛭石,吸收乙烯和其他有害气体。每1~2天应对帐内所含气体用奥氏气体测定仪进行测定。

硅窗保鲜袋贮藏与硅窗塑料帐原理相同,区别在于这种袋子较小,较薄,薄膜厚度为0.03~0.05mm,一般每袋贮果5~10kg,适于少量贮果用户。选择成熟度中等的果子,放入袋中置于阴凉处过夜降温,再放入少量乙烯吸收剂,然后扎紧袋口,放在低温处贮存。其缺点是袋的容积小,气体成分难以控制。

塑料薄膜袋贮存与硅窗保鲜袋相比,除没有硅橡胶窗之外,其大小、规格皆与硅窗袋相似。贮存果实必须是优质硬果,当袋内二氧化碳含量高时,要打开袋口通气,调整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含量,同时果袋中要加入乙烯吸收剂并经常更换,要在低温的环境条件下使用。

【提示】 气调库中容易发生二氧化碳中毒现象,要勤检查库内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