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成果概况
嘉峪关台从1978年正式开始观测地磁,是我国较早开展地磁观测的台站之一。嘉峪关台在完善、先进的观测硬件设施的基础上,按照《地震及前兆数字观测技术规范》和《电磁台网运行管理细则》,自觉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制定了明确的岗位责任及工作制度,把具体工作要点明确分解、责任到人,总结探讨观测技术经验和方法,对所有数据及时处理,取得了连续、可靠、完整的地磁观测资料。在2004—2009年全国电、磁观测资料质量统评中,嘉峪关台连续五年在全国地磁观测资料评比中获得前三名(见图1),五次获得电磁综合前三名,观测资料连续、可靠,资料内在质量高,处于全国领先水平,为甘肃省及临近地区的地震监测工作做出了突出成绩。

图1 嘉峪关台地磁获奖证书
中国地震局十分重视祁连山西段地区的监测预报工作。面对严峻的地震形势,嘉峪关台地磁在2004—2009年间的祁连山西段震情跟踪和年度地震重点危险区判定中提供了可靠的观测资料,在对判断甘肃省西部及临近地区尤其是祁连山中西段地震活动提供了重要依据,担负着本地区及祁连山西段地震活动的监测任务,为甘肃及邻近地区的地震监测和全球地磁基本场研究工作做出了突出成绩。
基于高质量的数字地磁观测资料、重要的地理位置和资料对全球地学研究的重要意义,国家地磁台网中心和电磁学科技术管理组重点研究嘉峪关台的数字化资料,并以年报的形式正式面向社会出版。全国电磁台网技术管理组向中国地震局、省地震局提交的年度会商报告中,多次应用嘉峪关台的观测资料。此外,资料也被广泛应用于地震预报、地磁基本场的研究、导航定位、矿产探测、空间天气预报和环境保护等领域,且被甘肃省地震局预报中心、河北省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黑龙江省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江苏省高邮地震台、嘉峪关市地震局等有关部门和专家广泛使用。
在探索与研究的基础上,嘉峪关台观测人员应用地磁资料撰写了具有较高水平的学术论文5篇,分别在《西北地震学报》《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华北地震科学》《高原地震》《防灾科技学院学报》等刊物上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