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效益及前景
2025年09月26日
三、应用效益及前景
1.实施效果
成果以甘肃“十五”测震台网记录的宽频近震源波形资料为基础,通过剪切波分裂研究,讨论了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地壳介质的各向异性特征,并对静态应力场、动态应力场进行了分析,结合区域地质构造特征、应力场状态和中等地震的分布特征,对青藏地块和周边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方式做了初步探讨。
研究结果不仅对研究区域主压应力场特征分析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而且为特定区域开展具有物理含义的地震预测具有较强的科学意义。
2.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情况
成果采用SAM系统分析方法进行剪切波分裂,开展地壳介质各向异性研究,在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利用快剪切波优势偏振方向反演地壳主压应力场,对静态应力场、动态应力场进行了分析,结合区域地质构造特征、应力场状态和中等地震的分布特征,探讨青藏地块和周边块体之间相互作用方式。
根据慢剪切波延迟时间进行了震例回溯性检验。在课题实施中,课题组开展了震例回溯性检验,2012年5月11日天祝4.9级地震前HJT和SGT记录到的慢剪切波时间延迟出现了增加现象,从延迟时间出现升高的时间不同,SGT台从2011年初开始缓慢升高,而HJT从2012年初开始升高,这一现象明确显示出了地震前区域应力集中、应变能的积累过程。
因此,剪切波分裂参数能监测出应力的积累过程,可以尝试开展具有物理含义的地震预测研究,有望在区域震情跟踪与强震预报中发挥一定的作用,并为政府提供更有效的决策依据,为最大限度减轻地震造成的经济损失、减少人员伤亡和稳定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