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成果概况

一、 成果概况

本项成果主要以青藏高原东北缘为研究地区,开展了多种地震学基础方法研究以及地震预警中的快速定位等关键方法技术研究,在三维层析成像方法、高分辨率的构造应力场计算以及地震快速定位方面取得了新近进展;开展了高密度地震台阵观测,取得了丰富的高质量地震监测数据,为研究深部结构提供了宝贵资料;开展了流动台站地震波形数据快速整合处理以及各种存储格式转换研究,为数据使用提供了方便。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三维速度和三维Q值成像:以青藏高原东北缘为研究区域,利用1970年以来的地震走时资料,开展了三维速度结构层析成像和三维Q值层析成像研究;获得了相应结果以及断裂空间展布特征和深浅构造的关系;在计算方法上取得了新进展。

2.南北地震带北段8级地震序列及震源构造研究:分析了1900年以来我国大陆北部地区M≥7.7级地震以及1900年以来南北地震带北段M≥7.0级地震的序列特征,结合活动构造和历史地震研究成果,进行了地震类型划分和分析,研究了活动构造以及震源构造与地震成因的动力学环境。

3.青藏高原东缘地震台阵探测:利用“中国地震科学台阵探测计划”密集台阵,获得了海量观测数据资料,应用这些开展了研究,获得或正在取得重要的研究成果。

4.地震预警技术研究:应用测震数字化资料进行地震快速定位方法和技术研究、震相识别技术研究、地震波数据流接入软件研制、破坏性地震对铁路破坏及影响的评估技术和软件研发、青藏铁路地震灾害快速警报软件研发,在地震快速定位技术方面取得了新进展。

5.小震震源机制解及区域构造应力研究:基于中国地震科学台阵一期观测波形资料,分析了大量小震定位结果和震源机制解,并获得了甘南地区0.25°×0.25°分辨网格的构造应力场分布。

本项目发展了地下介质Q值计算的理论和方法,提出了一种新的地震快速定位方法。培养研究生7名,撰写硕士论文7篇,项目各基金标准正式发表论文24篇,其中SCI和EI论文5篇,获国家软件著作权2项。